那天正好是七月初七,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晚上。
按照秦地的风俗,要在那天晚上挂起锦绣,陈列饮食,在院子里插上花烧香,把这称作乞巧,皇宫中尤其重视这件事。
当时已到半夜,侍卫们已在东西厢房中休息,我单独侍候皇上。
皇上扶着我的肩站着,仰望天空感叹牛郎织女的遭遇。
于是我俩秘密地互相发出心中的誓言,愿世世代代都作夫妻。
说完了,拉着手各自轻声哭泣。
这件事只有皇上知道。
”玉妃接着又伤感地说:“由于当年这个念头,我不能长住在这里了,还要再回到人间,再结以后的缘份。
或者在天上,或者在人间。
我俩一定会再相见,合好相处,就像以前那样。
”还说:“太上皇在人间的时间也不长了,希望多多珍重,不要自找苦恼。
使者回来向太上皇奏报了见贵妃的经过,太上皇帝不免叹息伤感了好半天。
其余的事情都写在国家史书中了这里就不谈了。
到了唐宪宗元和元年,周至县的县尉白居易做了一篇歌,用它来叙述这件事,并且把以前秀才陈鸿作的一篇传记,放在歌的前面,看作是《长恨歌传》。
居易的歌写道:“汉代皇帝重视女色想得到一位绝代佳人。
可是在宫廷内外多年都没有找到。
杨家有位女儿刚刚长成人,养在深深的闺房中还没有人发现她。
天生的绝代佳丽终不会被埋没,一朝被选进宫来到君王身边。
回头一笑生出千娇百媚,皇帝后宫的所有嫔妃顿时黯然失色。
乍暖还寒的早春皇帝让她在华清池中洗浴,温柔滑腻的泉水洗濯着凝脂似的皮肤。
侍女扶起她来,她显得娇弱无力,这是承受皇帝宠爱的开始。
乌云般的鬓发,鲜花似的容貌,戴着黄金的步摇,跟皇帝一起在温暖的芙蓉帐里共度春天的良宵。
春夜苦短转眼已是黎明,太阳又高高地升起来了,从此君王再也不起早去上朝了。
贵妃时刻逗皇上开心,侍候皇上宴饮,简直没有空闲的时候,春天陪着皇上春游,每天晚上都独自侍候皇上。
皇宫中有三千美人,对这三千美人的宠爱都集中到杨家女儿一人身上了。
把自己打扮得娇滴滴的在金屋中侍候皇上过夜,在玉楼上饮宴完后,醉意朦胧,春心荡漾。
姊妹弟兄都被分封得到土地,浩荡的皇恩给杨氏家族增添了无限的光彩。
于是便让天下父母的心,不重视生男而重视生女儿。
骊山上的宫殿高耸入云。
风吹着仙境般的音乐到处都能听得见。
舒缓的歌唱,缓慢的舞蹈和乐器配合得美妙和谐,从早到晚的歌舞皇上仍然看不够。
渔阳地方的鞞鼓声惊天动地的传了过来,震惊打乱了《霓裳羽衣曲》的歌舞。
京城和皇宫烟尘滚滚,皇帝只好带着千军万马向西南逃奔。
车盖和旌旗乱纷纷的晃动着,走一阵停一阵。
出了京城的门向西走了一百多里。
御林军停住不走,皇上无可奈何,那绝世的美女只好痛苦地死在了马前。
带花的钿盒落到了地上也没人去收拾,还有翠翘、金省、玉搔头也落到地上,皇上用袖子捂着脸没法搭救,回头看到这种惨状,不禁血泪交流。
黄土飞扬秋风萧瑟,大队人马走过曲折险峻的栈道登上了剑阁,峨眉山下行人稀少,旌旗也显得没有光彩,太阳光也很暗淡。
四川的江水一片碧绿,四川的山峦一片青翠,这就像圣明的皇上朝朝暮暮想念贵妃的心情。
在行宫中看到月亮也感到是令人伤心的颜色。
在下雨的夜晚听到屋檐上挂的铃声也像是悲痛的哭声。
天地转换,皇上回京,又经过贵妃死去的地方,不免徘徊留恋不忍离去。
马嵬坡下的泥土里,看不到美丽的容颜了,只有贵妃死的地方还在那里。
君臣互相看着,不禁泪下沾衣。
向东望到了长安城门,信马由缰没精打彩地进了京城。
回来以后,宫中的水池、园林还像原来那样,太液池里的荷花和未央宫中的柳树依然都在,看到荷花就想起贵妃的脸,看到柳叶就想起贵妃的眉,面对着这些情景怎能不使人伤心落泪?在春风吹柳,桃花李花盛开的夜晚,在秋雨绵绵,梧叶飘落的时候,就更加难过。
西宫的南内宫里长满了秋草,落下的红叶堆满了庭院,也无心打扫。
过去在梨园学艺的青年人现在都已有白头发,内宫中的女官青春容颜也都变老了。
每当黄昏时候,宫殿前萤火虫飞舞,皇上愁闷不语,一盏孤灯,灯草快烧尽了还未睡着。
报时的更鼓和漏钟也仿佛慢了起来,长夜漫漫,微明的天河里星星闪闪发光,天已快亮了仍然不能入睡。
鸳鸯瓦冰凉,上面结了一层厚厚的霜,绣着翡翠鸟的被和谁一起盖呢?长长的生离死别已经过了一年多,可是贵妃的魂魄却没有来过梦中。
四川临邛有位道士来到鸿都宫门前求见,说他能凭精诚招来贵妃的灵魂。
因为被皇上的一往情深所感动,方士决心去寻找贵妃的在天之灵。
他腾云驾雾快如闪电,上天入地各处都找遍了。
往上找遍了青天,往下寻遍了黄泉,不论是天上地下都没见到贵妃的踪影。
忽然听说海上有座仙山,这座山隐隐约约在虚无缥渺的天地之间。
山上的楼台殿阁精巧别致,五色祥云冉冉升起,那里面有很多艳丽动人的仙女。
其中有一个人名叫太真,雪白的皮肤和鲜花一般的容貌,跟贵妃差不多。
道士来到仙山后,在黄金的门楼西边叩响了玉石的门,请开门的仙僮小玉向里面的仙女双成通报一下。
听说是唐天子派来了使者,贵妃在精美的帐子里从梦中惊醒。
她揽起衣裾推开枕头,激动得脚步都有些慌乱不稳,在她面前串珠的帘子和镶银的屏风一层一层都打开了。
只见贵妃像云彩似的发髻偏向一边,刚刚睡醒,花冠没有整理就走下堂来迎接客人。
这时风吹动着她的衣袖高高飘起,仍然像当年跳《霓裳羽衣舞》那样。
苍白的面容显得十分忧伤,脸上的泪痕横一道竖一道的,那柔弱娇美的神态就像春天里一枝带雨的梨花。
她含情凝视向皇上道歉说:“自从分别后,双方的音容笑貌都看不见了。
昭阳殿里的恩爱已经断绝,蓬莱宫中的日子却没有尽头。
回头下看人间世界,看不到长安只看到一片尘雾。
只能用原来的东西表示深深的情意,请把这钿盒金钗捎回去吧。
金钗我留下了一股,盒子留下一半,黄金的钗分开了,盒上的镶饰也分开了。
只要我们的心像金钿那样坚固,无论在天上或在人间都会再相见的。
”道士临去时,贵妃又一次诚恳庄重地托他向皇上转达几句话,那就是当年七夕在长生殿里半夜时两个人共同发出的誓愿:“在天上愿意做比翼双飞的鸟儿,在地上愿意成为两棵根茎相连的大树。
”天地虽长久,也有完结的时候,然而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悲伤怨恨,是永远也不会有终结的啊! 无双传(薛调撰) 唐王仙客者,建中中朝臣刘震之甥也。
初,仙客父亡,与母同归外氏。
震有女曰无双,小仙客数岁,皆幼稚,戏弄相狎,震之妻常戏呼仙客为王郎子。
如是者凡数岁,而震奉孀姊及抚仙客尤至。
一旦,王氏姊疾,且重,召震约曰:“我一子,念之可知也,恨不见其婚室。
无双端丽聪慧,我深念之,异日无令归他族,我以仙客为托。
尔诚许我,瞑目无所恨也。
”震曰:“姊宜安静自颐养,无以他事自挠。
”其姊竟不痊。
仙客护丧,归葬襄邓。
服阕,思念身世,孤孑如此,宜求婚娶,以广后嗣。
无双长成矣,我舅氏岂以位尊官显而废旧约耶?于是饰装抵京师。
时震为
仙客既觐,置于学舍,弟子为伍。
舅甥之分,依然如故,但寂然不闻选取之议。
又于窗隙间窥见无双,姿质明艳,若神仙中人,仙客发狂,唯恐姻亲之事不谐也。
遂鬻囊橐,得钱数百万,舅氏舅母左右给使。
达于厮养,皆厚遗之。
又因复设酒馔,中门之内,皆得入之矣。
诸表同处,悉敬事之。
遇舅母生日,市新奇以献,雕镂犀玉,以为首饰。
舅母大喜。
又旬日,仙客遣老妪,以求亲之事,闻于舅母。
舅母曰:“是我所愿也,即当议其事。
”又数夕,有青衣告仙客曰:“娘子适以亲情事言于阿郎,阿郎云:‘向前亦未许之。
”模样云云,恐是参差也。
”仙客闻之,心气俱丧,达旦不寐,恐舅氏之见弃也,然奉事不敢懈怠。
一日,震趋朝,至日初出,忽然走马入宅,汗流气促。
唯言“锁却大门,锁却大门。
”一家惶骇,不测其由。
良久乃言:“泾原兵士反,姚令言领兵入含元殿,天子出苑北门,百官奔赴行在。
我以妻女为念,略归部署。
”疾召仙客:“与我勾当家事,我嫁与尔无双。
”仙客闻命,惊喜拜谢。
乃装金银罗锦二十驮,谓仙客曰:“汝易衣服,押领此物,出开远门,觅一深隙店安下;我与汝舅母及无双,出启夏门,绕城续至。
”仙客依所教,至日落,城外店中待久不至。
城门自午后扃锁,南望目断。
遂乘骢,秉烛绕城,至启夏门,门亦锁。
守门者不一,持白棓,或立或坐。
仙客下马徐问曰:“城中有何事如此?”又问“今日有何人出此?”门者曰:“朱太尉已作天子。
午后有一人重戴,领妇人四五辈,欲出此门。
街中人皆识,云是租庸使刘尚书。
门司不敢放出。
近夜追骑至,一时驱向北去矣。
”仙客失声恸哭,却归店。
三更向尽,城门忽开,见火炬如昼,兵士皆持兵挺刃,传呼斩斫使出城,搜城外朝官。
仙客舍辎骑惊走,归襄阳,村居三年。
后知克复,京师重整,海内无事,乃入京,访舅氏消息。
至新昌南街,立马彷徨之际,忽有一人马前拜。
熟视之,乃旧使苍头塞鸿也。
鸿本王家生,其舅常使得力,遂留之。
握手垂涕,仙客谓鸿曰:“阿舅舅母安否?”鸿云:“并在兴化宅。
”仙客喜极云:“我便过街去。
”鸿曰:“某已得从良,客户有一小宅子,贩缯为业。
今日已夜,郎君且就客户一宿,来早同去未晚。
”遂引至所居,饮馔甚备。
至昏黑,乃闻报曰:“尚书受伪命官,与夫人皆处极刑,无双已入掖庭矣。
”仙客哀冤号绝,感动邻里。
谓鸿曰:“四海至广,举目无亲戚,未知托身之所。
”又问曰:“旧家人谁在?”鸿曰:“唯无双所使婢采苹者,今在金吾将军王遂中宅。
”仙客曰:“无双固无见期,得见采苹,死亦足矣。
”由是乃刺谒,以从侄礼见遂中,具道本末,愿纳厚价,以赎采草。
”遂中深见相知,感其事而许之。
仙客税屋,与鸿苹居。
塞鸿每言郎君年渐长,合求官职,悒悒不乐,何以遣时?仙客感其言,以情恳告遂中。
遂中荐见仙客于京兆尹李齐运,齐运以仙客前御为富平县尹,知长乐驿。
累月,忽报有中使押领内家三十人往园陵,以备洒扫,宿长乐驿。
毡车子十乘下讫。
仙客谓塞鸿曰:“我闻宫嫔选在掖庭,多是衣冠子女,我恐无双在焉,汝为我一窥,可乎?”鸿曰:“宫嫔数千,岂便及无双?”仙客曰:“汝但去,人事亦未可定。
”因令塞鸿假为驿吏,烹茗于帘外,仍给钱三千。
约曰:“坚守茗具,无暂舍去,忽有所睹,即疾报来。
”塞鸿唯唯而去。
宫人悉在帘下,不可得见之,但夜语喧哗而已。
至夜深,群动皆息,塞鸿涤器构火,不敢辄寐,忽闻帘下语曰:“塞鸿塞鸿,汝争得知我在此耶?郎健否?”言讫呜咽。
塞鸿曰:“郎君见知此驿,今日疑娘子在此,令塞鸿问候。
”又曰:“我不久语,明日我去后,汝于东北舍阁子中紫褥下,取书送郎君。
”言讫便去。
忽闻帘下极闹,云:“内家中恶,中使索汤药甚急。
”乃无双也。
塞鸿疾告仙客,仙客惊曰:“我何得一见?”塞鸿曰:“今方修渭桥,郎君可假作理桥官,车子过桥时,近车子立,无双若认得,必开帘子,当得瞥见耳。
”仙客如其言,至第三车子,果开帘子,窥见,真无双也。
仙客悲感怨慕,不胜其情。
塞鸿于阁子中褥下得书,送仙客。
花笺五幅,皆无双真迹,词理哀切,叙述周尽。
仙客览之,茹恨涕下,自此永诀矣。
其书后云:“常见敕使说,富平县古押衙,人间有心人,今能求之否?”仙客遂申府。
请解驿务,归本官。
遂寻访古押衙,则居于村墅。
仙客造谒,见古生。
生所愿,必力致之,缯彩宝玉之赠,不可胜纪。
一年未开口。
秩满,闲居于县,古生忽来,谓仙客曰:“洪一武夫,年且老,何所用?郎君于某竭分,察郎君之意,将有求于老夫。
老夫乃一片有心人也,感郎君之深恩,愿粉身以答效。
”仙客泣拜,以实告古生。
古生仰天,以手拍脑数四曰:“此事大不易,然与郎君试求,不可朝夕便望。
”仙客拜曰:“但生前得见,岂敢以迟晚为限耶?”半岁无消息。
一日扣门,乃古生送书,书云:“茅山使者回,且来此。
”仙客奔马去,见古生,生乃无一言。
又启使者,复云:“杀却也,且吃茶。
”夜深,谓仙客曰:“宅中有女家人识无双否?”仙客以采苹对,仙客立取而至。
古生端相,且笑且喜云:“借留三五日,郎君且归。
”后累日,忽传说曰:“有高品过,处置园陵宫人。
仙客心甚异之,令塞鸿探所杀者,乃无双也。
仙客号哭,乃叹曰:“本望古生,今死矣,为之奈何?”流涕歔欷,不能自已。
是夕更深,闻叩门甚急,及开门,乃古生也,领一篼子入,谓仙客曰:“此无双也,今死矣,心头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