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果入为著作郎,出为真定太守,又改为京城守。
超又为汜谓水令严迥云“公宜修幅。
”严不信,果被人诉,解官除名,配流而身亡也。
(《广记》卷一四七) 宋 恽 明皇在府之日,与绛州刺史宋宣远兄恽有旧。
及登极之后常忆之、欲用为官。
恽自知命薄,乃隐匿外州。
缘亲老归待,至定鼎门外,逢一近臣。
其人入奏云“适见宋恽。
”上喜,遂召人。
经十数年,每欲与官,即自知无禄,奏云“若与恽官,是速微命。
”后因国子监丞杜幼奇除左赞善大夫,诏令随例与一五品官。
遂除右赞善大夫。
至夜卒。
(《广记》卷一四八) 段文昌 故西川节帅段文昌,字景初。
父锷,为支江宰,后任江陵令。
文昌少好蜀文,长自渚宫,困于尘土。
客游成都,谒韦南康皋,皋与奏释褐。
道不甚行,每以事业自负,与游皆高名之士。
遂去南康之府。
金吾将军裴之镇梁川,辟为从事,转假廷评。
裴公府罢,因抵兴元之西四十里,有驿曰鹄鸣。
滨汉江,前倚巴山。
有僧清依其隈,不知何许人也。
常嘿其词,忽复一言,未堂不中。
公自府游,闻清僧之异,迳诣清公求宿,愿知前去之事。
自夕达旦,曾无词。
忽问蜀中闻极盛旌旆而至者谁,公曰“岂非高崇文乎?”对曰“非也,更言之。
”公曰“代崇文者, 武黄门也。
”清曰“十九郎不日即为此人,更盛更盛。
”公寻徵之,便曰“害风妄语,阿师不知。
”因大笔而已。
由是颇亦自负。
户部员外韦处厚出开州刺史,段公时任都官员外,判盐铁案。
公送出都门。
处厚素深于释氏,洎到鹄鸣,先访之。
清喜而迎处厚,处厚因问还期。
曰“一年半岁,一年半岁。
”又问终止何官,对曰“宰相,须江边得。
”又问终止何处,僧遂不答。
又问段十九郎何如,答曰“已说矣,近也,近也。
”及处厚之归朝,正三岁,重言”一年半岁”之验。
长庆初,段公自相位节制西川,果符清师之言。
处厚唯不喻江边得宰相,广求智者解焉。
或有旁徵义者, 谓处厚必除浙西夏口,从是而入拜相。
及文宗皇帝践祚自江邸,首命处厚为相,至是方验。
与邹平公同发师修清公塔,因刻石记其事焉。
又,赵宗儒节制兴元日,问其移勤,遂命纸作两句诗云“梨花初发杏花初,甸邑南来庆有馀。
”宗儒遂考之,清公但云”害风阿师取次语”。
明年二月,除检校右仆射,郑馀庆代其位。
(《广记》卷一五五) 沈 七 有沈七者,越州人,善卜。
李丹员外谓之曰“闻消息,李侍郎知政事,某又得给事中,如何?”沈七云“李侍郎即被追,不得社日肉吃,后此无禄,公亦未改,不得给事中。
”其时去社才十四日,果有敕追李侍郎,去社两日而上道,至汴卒。
李亦不得给事中。
又,天宝十四年,王诸应举,欲入京,于越州沈七处卜,得纯乾卦,下四位动,变观卦。
沈云“公今应举,得此卦,'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本是嘉兆。
然交动,群阴咸阳,下成乾卦,上变至四,又不至五。
五是君位,未得'利见大人'。
恐公此行,不至京而回。
”果至东京,属安禄山反,奔走却归江东。
(《广记》卷二一七引《定命禄》) 安禄山 玄宗御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