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代为传说,叶向仁今生无可报答厚恩,惟有日祝二公寿与天齐而已。
今就在此地与冷、金二公磕几个头罢。
”说着,朝上端端正正磕了四个头。
不邪也不好拉他。
次后又叩谢不邪,付与书字。
周通也将回信交讫。
不邪道:“贫道去了。
”冷氏道:“祈少候片刻,我还有物事,捎寄我侄儿。
”周通道:“令侄千百万两黄金吹口立致,你我安可以人间俗物亵渎?只愿他早做天上金仙罢了。
你我可向袁仙师拜谢救阖家性命之恩!”于是老夫妻同周琏俱叩拜在地。
不邪急忙相还。
众家人仆妇体贴主人意思,也都来叩头。
不邪各作揖相还。
然后作别。
周通父子和沈襄定要步送十里,不邪止他们不住。
约走有百余步,不邪向天上一指道:“妖妇又来了!”周通父子并大小家人等一齐仰面向天上看视,猛见寒光一闪,再看时,已不知不邪去向。
大众方知妖精来话,是个引子,各欣羡嗟叹。
回园后,周通在本县与沈襄娶了家小,陆续送田产、银物,约三千金。
沈襄感恩不过,拜周通夫妇为义父母。
不时苦劝周琏读书,尽心指引,只一年,便中了本省乡试第十六名举人。
出了那口铜气。
他也不下会试场,指了个候补员外郎职衔,在家过充裕岁月。
蕙娘深悔何氏死于己手,虽冷于冰字内有偿还命债之说,他心上总放不过去,回家设立灵牌,岁时必亲自供献,家道平安如就。
又时劝周琏,将一年所入除用度外,凡有余利,即着施衣食棺木。
不但亲友,即本县远近有贫不能葬、壮无力娶者,查访的确,无不帮助。
每一岁之中,做许多善果。
从这年起,蕙娘连生三子二女。
后辈贵显,岂非积德之报!周通夫妇皆寿至八十余,周琏夫妇亦享遐年。
可见富户人家行点好事,上天无不加倍报之。
世间看财奴、刻薄鬼,以若大家私,他只怕子孙不彀过,凡一饮一食、一钱一物,还要处处打算占穷人点便宜方快,不出两世,即生出败家子孙。
任凭他有百万之富,总要洗刷他个干净。
可见与子孙积银钱,总不如与子孙积点德最长久也。
再说猿不邪回玉屋洞缴于冰法旨,将周通夫妇回书并沈襄禀帖呈览,又将寿仙衣取出,着于冰看。
于冰道:“此系上元夫人至宝。
只因他用不着,至今未加拣点,你且存在身边,将来他自有人来取,与他可也。
”不邪回完于冰话,复取沈襄书字递与不换。
不换看了,亦深喜寄托得所。
忽见于冰慌忙站起,吩咐快备香案:“吾师的法旨到了。
“不邪不换刚才收拾停妥,早见一仙吏入来。
于冰让至石堂中,同城璧等将法帖供放在桌上,一同叩拜。
然后大家公看,上写道: 冷于冰自修道以来,积善果大小十一万二千余件。
天仙丹籍,久已注名。
惜内功不足,飞升尚需年日。
可率同弟子袁不邪赴福建九功山朱雀洞静修,以免城璧等日夕问答纷扰。
再
诚能励志精进,将来何患无成!是诸子皆沐于冰再造之恩,犹敢以雁行并列,何无心肺至于乃尔!可于我法帖到日,即行拜于冰为师。
并传谕温如玉知之。
袁不邪出身异类,能沉潜入道,静一不杂,甚属可取,今即赏姓为袁。
嗣后于冰凡有示谕,毋加犬傍,为将来大成时膺应上帝诏命之地。
嘱令益加奋勉,吾于伊亦有厚望焉。
遵此!城璧、不换看毕道:“此弟子等所祷祝而求者也。
今蒙祖师责饬,倍深羞愧。
”随请于冰正坐,于冰亦不谦辞,止向仙吏举了举手,便正坐了。
城璧和不换大拜了四拜。
于冰道:“此系吾师念汝等出身所自始,实系公论,非我好为尊大忘却前盟也。
”又着城璧、不换与不邪对拜,俱以师兄呼袁不邪。
于冰向仙吏道:“山洞荒野,苦无佳品留宾。
有昔年峨眉山木仙送吾桂实数个,味颇芬芳。
”随取枣大者两个相送。
仙吏在火龙真人洞中,凡三界诸仙珍物,目所见者最多,从未见如许大桂实。
又见黄光四射,香气迎堂,受之大喜过望,再三叩谢而别。
后火龙真人询知差仙吏走取。
于冰将茶杯大者一、枣大者四敬之,此系后事。
于冰送仙吏出洞回来,正坐石床。
不邪、城璧等两傍侍立,不复前时举动矣。
于冰道:“我此刻即去九功山,着袁不邪跟随,完吾道果。
城璧、不换可分前后洞修持,除采办饮食外,不得片刻坐谈,误静中旨趣。
我去后,着城璧赴琼岩洞示知温如玉,再传与他出纳口诀,亦不得与二鬼游谈误事。
并饬谕二鬼加意修炼,以图上进。
”城璧唯唯受命。
说罢,出洞。
城壁、不换只得学袁不邪样子,跪送洞傍。
只看得驾云后,方才起来回洞。
正是: 斩妖万年县内,回洞细陈前情。
颁到火龙法旨,盟弟尽做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