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2/3)
药多有人家自己种植,不用担心买到假的。
鸡汤开盖用小火慢炖,汪霁想着这几天吃得太清汤寡水,几乎都没开火,中午要去菜地里摘点蔬菜回来炒几个菜吃。
手机突然响,他擦干净手接起来。
“霁哥!”电话接通后汪蕤在那头喊。
“诶哟,”汪霁叹一声,“好好喊。
”
“哥!”汪蕤笑了两声改了口,打电话来是为宣布一个大消息,“我要结婚了!”
汪蕤是汪霁姑奶奶家的孙女。
老爷子兄弟姐妹四个,上面的一个哥哥刚生下来就没了,下面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
弟弟和老爷子一样进过部队,后来被分配到市里另一个县城的林业局上班,一家人就在那边定了居。
妹妹年纪最小,两个哥哥都成家了她还没成年,那时候家里经济不那么紧张了,两个哥哥有正经工作也都愿意供着她,她自己也争气,考上了中专师范,进了学校就农转非,国家每月还给补贴。
成绩优异,毕业后本可以留在市里,但她自己申请回了月林县当一名初中语文老师。
汪霁五年级那会儿,老爷子被调到县里的公路管理局任局长,那几年正是县城发展的时候,要想富先修路,赶上了农村公路大改造,老爷子三天两头就得往乡下跑,路况不好的时候在下面乡镇待上十天半个月也是有的。
汪霁念书早,再怎么懂事听话也还是个九岁的孩子,没有大人在身边,他一个人在家总是不行。
汪云江和唐茹那时候已经撕破脸皮离了婚,双双婚内出轨,离婚没多久两个人就都有了新的家庭,谁都不愿意要汪霁,就是他们要老爷子估计也不放心。
焦头烂额的时候是汪霁他姑奶奶登了门,帮衬了老爷子一把。
其实当时她自己家的情况也不好,丈夫突发脑梗去世不到一年,女儿遇人不淑月子里就离了婚,那会儿汪蕤才两个月大,家里正是一团乱的时候,她拉着汪霁的手,提着他的衣服和书包,把他给领了回去。
早上给汪霁做早饭,踩着老式自行车送他上学,晚上接他放学,备课的时候让汪霁坐在她旁边写作业。
天热给他买棒冰,天凉给他添新衣,就这样到汪蕤都会走路了,县里各乡镇的路都修好了,汪霁才被他爷爷接回家。
这份情谊老爷子和汪霁一直都记在心里。
所以前些年汪蕤她妈妈瞄准了风口,跑去大城市学了美容美甲想回县城开一家美容院但手头钱不够的时候,老爷子二话不说就掏出了积蓄。
前几年汪蕤大学毕业,没考公没考研,瞒着她妈和奶奶自己在杭州干自媒体,那时候的房租和生活费也得到了汪霁的大力支持。
不得不说母女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