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2/3)
,昨天刚出来。
”
“哦……”她了然,低头沉默良久,语气像是遗憾又像是客套,“这些年忙,没机会去看你。
没想到,眨眼功夫,那么多年都过去了。
”
听她的意思,难道陶浚邦刚入狱的时候,她曾经去探望过?梁成轩不解地看向陶浚邦,见他只是羞赧又尴尬地笑,没有回答。
梁成轩能感觉到王聿池忍不住用好奇地目光探看自己,他斜眼看去,见她立刻紧张地把目光移向别处,好像不敢和他对视似的。
她或许有些怕他,梁成轩如是揣测。
当年陶浚邦出事后,检查机关提前介入了案件。
梁成轩后来听于淼说,在案件侦查的过程中,有一个陶浚邦的同学为陶浚邦提供了当晚的不在场证明,使得案件侦查一时没有办法顺利进行。
那个同学叫王聿池,于淼问他认不认识。
他当时只想起王聿池是叶懿川的好朋友,不明白她为什么能够提供那样的证明。
最后侦查人员确认王聿池提供的证明与其他证据相斥,无法证明陶浚邦当晚不在案发现场。
随着陶浚邦对犯案手法、作案工具来源的供认不讳,波及甚广,梁成轩和父母忙于奔命,始终无法得知她究竟做了什么证、如何作证。
待尘埃落定,渐渐地,他连王聿池也忘记了。
不管案件侦查过程中,王聿池提供的证明是否重要,从她的角度出发,如果她的证明成立,那么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就只剩下当时的陶沛廷,最后锒铛入狱的应该也是陶沛廷。
假如她是这么想,她会怕他,理所当然。
他没有死,她很惊讶吧?梁成轩打量她,眼神虽然淡漠,可依然感觉到她害怕得很,始终不敢抬头。
梁成轩瞥了陶浚邦一眼,拿起手机站起来,说:“我出去打个电话。
”
闻言,两人不约而同地抬头。
梁成轩低头看向王聿池,见她再次仓皇地撇开脸。
那时的王聿池,是出于什么心理为陶浚邦做了不在场证明?
在乎陶浚邦,不希望那样一个优秀的人成为杀人犯,在监狱中度过自己人生中最好的年华?
或者,她没有说谎,只不过是记错了时间?混淆了概念?
比起陶浚邦,流里流气的小混混陶沛廷更像会杀人的人。
像陶沛廷这种小混混,仗着父母是黑社会头头,小时候就在花马州横行霸道,长大后肯定也是危害社会的社会败类。
这样的人,别说成为杀人犯被关进监狱里二十年,就算被直接枪毙,应该也不可惜吧?
当年,梁成轩刚从看守所里出来的时候,的确听过类似的话。
为什么会是陶浚邦呢?为什么不是陶沛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