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自卑和自傲(2/3)
。
&ldquo我之前以为,她对我的态度只是偏见&hellip&hellip&rdquo李知行叹息,&ldquo见到姑姑的态度后,才知道,她的举动也不算夸张。
&rdquo
李泽文说:&ldquo她家还有什么亲戚?&rdquo
&ldquo其实没有了。
她父母双亡,只有一个六十多岁的外婆。
她平时住校,每个月都会回家一趟,就是去看望她外婆的。
&rdquo
经过两个小时的颠簸,唐宓在嘉台县汽车客运站下了车。
九月底的天气,天色已经渐渐擦黑,若是白天里,车站外有着许多招揽客人的中巴车,现在也只剩寥寥数辆。
唐宓对这些车是再熟不过的,她紧了紧书包,看准了一辆中巴车,连忙上了车。
两年以来的每个月,她常常坐这辆大巴车,车上的司机和售票员都熟悉。
售票员是个四十岁的中年女人,笑容很和善。
&ldquo哎,小唐啊,又是周五,回家了啊?&rdquo
&ldquo是啊。
&rdquo
&ldquo回来就好啊。
去后面找个位子坐吧。
马上就开车啦!&rdquo
车上人已经很多了,唐宓在后面寻了个位子坐下,把书包抱在胸前,很有耐心地等待中巴车发车。
很快,中巴车的夜灯打开,照得前方道路一片雪亮,在汽车&ldquo轰轰&rdquo的马达声中,蓝色的小中巴车拐了个弯,驶出了城郊,在乡间道路上欢快行驶起来,满车的人随着汽车颠颠簸簸。
历经一个小时的颠簸之后,唐家村终于到了。
唐宓和售票员阿姨打个了招呼,背着书包轻快地下了车。
今天月色很好,给这乡间的水田荷塘笼上了一层银辉。
在星月的照耀下,唐宓沿着田间小路朝着远方的灯光一路小跑。
厨房里有灯光,她一把推开门,大叫起来:&ldquo外婆,我回来啦!&rdquo
屋内的灯光很暗&mdash&mdash省电的缘故,外婆一直用着瓦数最低的灯泡&mdash&mdash但是这不要紧,灶里的柴火烧得很旺,也将厨房映得通红。
外婆在灶台前的模样和她梦中的一样,分毫不差。
瞧见她回来,外婆笑了,拿着锅铲继续翻炒着青菜,说:&ldquo我想着你今天也该回来,把书包放下,准备吃饭吧。
&rdquo
唐宓冲进老旧的堂屋,把书包一扔,又冲回来。
&ldquo外婆外婆,我来做饭吧。
&rdquo
&ldquo饭本来就要熟啦,你去把小锅里的鸭汤盛出来。
&rdquo
唐宓一怔:&ldquo外婆,你杀了鸭子?&rdquo
唐宓揭开锅盖,看着锅里炖得烂熟的酸萝卜鸭肉,眼睛微微一酸。
经济条件所限,她知道外婆平时在家,是从来舍不得吃肉的。
&ldquo你要高考了,我听说考前最缺营养了。
&rdquo外婆不在意地说,&ldquo快点儿盛出来啊。
&rdquo
&ldquo外婆,不要杀鸭子啦,留着下蛋多好。
我非常聪明啦,学习很好的,根本不需要这些所谓的营养。
&rdquo
外婆瞧她一眼:&ldquo我吃过的盐比你吃的米还多,你懂个啥?刚回来就跟我学嘴!&rdquo
&ldquo外婆别生气,我知道了。
&rdquo
唐宓马上露出个大大的笑容,听话地把鸭汤盛出来放到小桌上。
外婆把炒的白菜盛出来,用小盘子装好,放在木桌上,铁锅里的米饭也做好了,祖孙两人在昏暗的灯光下吃着这顿饭。
外婆一个劲儿往唐宓碗里夹鸭肉:&ldquo多吃点儿。
&rdquo
&ldquo嗯,我在吃呢,外婆你也吃。
&rdquo
唐宓大口大口地吃着鸭肉,也给外婆碗里夹了一块翅膀。
外婆把鸭肉夹回她碗里:&ldquo我牙咬不动,你吃。
&rdquo
&ldquo我知道外婆你是要给我留下好的,但是外婆你不吃的话,我吃着也不心安啊。
&rdquo唐宓笑眯眯地说,你看这块翅膀,都炖了好久了,肉都快化掉了,绝对伤不了你的牙齿。
&rdquo
外婆笑着摇了摇头:&ldquo你这孩子。
&rdquo
&ldquo外婆不知道?最新的研究显示,老年人比年轻人更需要营养的。
&rdquo
外婆不以为然:&ldquo你懂啥,人穷,自然就不会生病啦。
&rdquo
唐宓心头一酸,但还是笑着,固执地瞧着外婆,直到看着外婆吃掉了鸭翅膀才笑眯眯地说:&ldquo外婆,家里有没有发生什么事情啊?&rdquo
&ldquo没什么事情的,鸭子也好,我也挺好。
&rdquo
&ldquo赵师傅来收购了几次?&rdquo
&ldquo每周都来的。
&rdquo
闲聊家常之后,唐宓说起了学校的趣事。
唐宓笑着说:&ldquo外婆,我们开学的时候,我差点儿被选成学生代表在开学仪式上发言!不过没选上。
你知道新生代表是谁吗?&rdquo
外婆说:&ldquo我怎么知道呢?&rdquo
&ldquo是叶一超,那个上过新闻的叶一超,外婆你忘了?暑假电视上放新闻的时候,我指给你看过。
&rdquo
外婆努力地想了想:&ldquo是不是,得了什么数学奖的那个?&rdquo
&ldquo是啊,他得奖的时候才高二,大概明年还能参加一次国际数学竞赛。
&rdquo唐宓嘟着嘴,&ldquo他好聪明啊,外婆,我真佩服他,我有他一半聪明就好啦。
&rdquo
外婆却不以为然:&ldquo你没必要去和每个人比,很多人啊,我们永远比不上的。
比如很多人比我们有钱,这就无法比啊。
&rdquo
唐宓认真地点头:&ldquo外婆,你说的对,我明白了。
&rdquo
&ldquo外婆,还有啊,当时招我入宣中的教务处张老师,这学期升为副校长了。
他之前还来过咱们家的。
&rdquo
外婆终于笑了:&ldquo张老师人很好,好人也是有好报的。
&rdquo
&ldquo嗯嗯,外婆,我也这么觉得。
&rdquo
唐宓的母亲在她七岁年去世,之后祖孙两人相依为命。
外婆虽然是农民,字都不认识几个,但她对知识有着朴素的认识&mdash&mdash书是不可能不读的,不读书,一辈子也就陷在农村里了,连个翻身的机会都没有。
从唐宓小时候开始,外婆就节衣缩食,供她读书。
农民能够挣到的钱也不多,无非守着一亩三分地劳作&mdash&mdash堪称产出比最低的职业。
但好在唐宓本人十分争气,或者正如别人所说,她天生是个读书的苗子,记忆力好,领悟力绝佳,从小到大,成绩都是翘楚,中考时考了全县第一,被前来招生的宣州实验中学的老师看中,去了宣州读书。
唐家村地处嘉台县的西南边,南北两面环山,东西两面邻水,是山美水灵的好去处。
但这美丽的地形限制了经济的发展,农村里也是空空荡荡,年轻人都外出去省城或者更繁华的地方务工,唐家村的很多田地就空闲了下来,经济发展跟不上,农民的生活尤其辛苦。
但几年前,穿山隧道终于打通,宽阔的公路也在数年之后通到了唐家村,有限公路之后,经济也慢慢地发展了&mdash&mdash然后村子里也开了会,提倡村民养鸭致富。
鸭肉和鸭蛋都比鸡肉鸡蛋贵一些,喂养得法的话,鸭子每天可以产一只蛋,年底还可以卖。
外婆想着自家还有一个等着上大学的孙女,也活动了心思,她和村子里的其他人一样,年龄一大把了才开始学习试着养鸭子。
鸭子要吃稻谷玉米才长得好,考虑到现在村里空闲的地方也多,外婆就承包了地,多种稻谷养鸭子。
几年下来,虽然有些波折,也慢慢养了三四百只。
养鸭致富的确是个不错的办法,唐家村地方灵,连养出来的鸭蛋都比别地大,每周都有固定的人前来收购。
鸭舍就在土楼的一层,平时非常吵,但是习惯了,也就不觉得。
夜晚十一点,唐宓躺在床上,听着最后一只鸭子停止了叫喊,也慢慢沉入了梦乡。
唐宓起了个大早,她准备去厨房给外婆做一顿早饭,可是没想到外婆已经在厨房忙碌起来了。
晨光中,外婆的白发如此显眼。
&ldquo外婆你不用这么辛苦。
&rdquo唐宓说,&ldquo我现在拿着学校的助学金。
上大学之后也可以申请助学金,你平时好好休息吧。
这些鸭子&hellip&hellip不用再养了。
&rdquo
外婆瞪她一眼:&ldquo不养鸭子,我这个老婆子还能去干什么?我哪有那么老,需要休息了?&rdquo
唐宓语塞:&ldquo我是说,可以少养点儿啊,不用那么辛苦啊。
&rdquo
&ldquo你懂什么?&rdquo外婆不高兴了,&ldquo一只是养,百只也是养。
养多少都是一样的。
&rdquo
&ldquo这怎么能一样呢?&rdquo
&ldquo你干过几天农活啊?批评我了?&rdquo
唐宓哑然。
外婆的执拗全村有名,从来听不进她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