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盛夏的暑假(1/3)
<p>
清晨的阳光穿透了屋顶的明瓦,落在唐宓的眼睫之上,她从睡梦中醒了过来,此时天光已经大亮。
她想自己果然懈怠了,结束平生最重要的考试,连她都一下子轻松了不少,起床都比以前晚了些。
她穿上衣服鞋跑下楼冲到厨房,外婆已经在做早饭了。
<p>
&ldquo外婆,我来做饭啦!&rdquo
<p>
锅里白烟缭绕,外婆忙着,头都没抬起来:&ldquo你才考完,好好休息几天。
&rdquo
<p>
唐宓哈哈一笑,乡村的阳光从老旧的窗户透进来,照得她青春洋溢,高兴无比。
<p>
&ldquo没事的,外婆!我休息得很好!外婆我回来啦,你就可以少忙一会儿。
我来帮你吧。
&rdquo
<p>
她气色确实很好,显得既精神又健康。
<p>
外婆笑了:&ldquo你去田里看看吧。
&rdquo
<p>
&ldquo好啊!&rdquo
<p>
自从高考回家后,唐宓承包了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农民以地为天,只有土地不会辜负人。
为了放养鸭子,外婆承包了几亩地种植水稻,除此外,家里还有一片玉米地和几片菜地,譬如白菜萝卜土豆,平时吃的莱大致也是从这里来。
<p>
夏天是最忙的时节,一是鸭蛋的生产季,二是谷麦的收割季,人手不够。
村里的人都会来帮外婆的忙。
今年也是,唐宓也和其他村人一样,戴着草帽收割稻谷&mdash&mdash她到底是数年没干过农活的人,在地里干活时手也被割伤了。
<p>
坐在田坎上休息的时候,二婶拿过她的手看了会儿,笑了:&ldquo哎,是读书人的手啊。
&rdquo
<p>
&ldquo谁都不是天生的读书人啊,是太久没有做过农活才这样的。
&rdquo唐宓笑眯眯的,&ldquo总之呢,无论读书不读书,我都是唐家村的人。
&rdquo
<p>
二婶点头:&ldquo不忘本就是好孩子。
&rdquo
<p>
&ldquo二婶,小刚再过两天也考完了吧?我的书都带回来了,都留给他呢。
&rdquo
<p>
她在宿舍的东西不多,三套夏天的衣服和生活用具。
最多的是书,她装满了整整两大袋子,分批扛到车站带了回来。
<p>
&ldquo那就多谢你啦。
&rdquo二婶握住她的手,可感谢她了,&ldquo这个妞妞好啊。
&rdquo
<p>
唐宓笑起来:&ldquo当然啦,不留给他给谁?&rdquo
<p>
六月过了大半的时候,唐小刚同学也放了暑假回了家。
他今年中考,考试情况大约还不错,刚回来就漫山遍野玩儿。
小时候唐宓和他两个人打火把捉夜鱼、抓野兔、采蘑菇,找竹荪,一件都没落下。
<p>
唐小刚从小鬼主意多,回家第二天一早,他就带着几只竹篓冲过来找唐宓。
<p>
&ldquo阿姐阿姐!我们出去捉鱼吧。
&rdquo
<p>
&ldquo现在还能抓到鱼吗?&rdquo
<p>
现在的农活少了一点儿,唐宓也有点儿空闲的时间,可以忙里偷闲地去抓点儿鱼回来改善生活了。
<p>
所谓&ldquo捉鱼&rdquo的地方,特指唐家村旁边的一条溪流,这条溪流是山泉中最大的一条,宽度足有一丈,水深一尺。
河中石块堆积,都是大块大块的卵石。
在这条溪流的上游,山泉在山中的凹处形成了一个深约两丈的大池塘,池塘里产一种本地的漆黑鲶鱼,味道鲜美,但是身体极滑,很难抓。
<p>
虽然难抓,但只要想点儿办法,还是可以抓到的。
鲶鱼时不时会从池塘里游出,去向下游,只要选对鲶鱼的必经之地,投放炒得香喷喷的饵料,将鱼引至下游,在下游处放置两只竹篓,鱼基本上一抓一个准。
<p>
果然,两人布下阵后才等了半小时,就有不少鱼儿入网。
中午时分,姐弟俩清点了战利品,放走了小鱼,带着三条近一尺长的大鱼准备顺利收工。
盛夏来临,日头一高就热了起来。
唐宓抓着鱼篓招呼小刚回家,没想到鱼大了力气也不小,唐宓拿起泡在岸边的鱼篓时脚下一滑,黑鱼挣脱了鱼篓的束缚,猛然蹦出了鱼篓。
<p>
小刚跳脚:&ldquo阿姐!那可是最大的那条鱼!&rdquo
<p>
唐宓&ldquo哎呀&rdquo一声,挽起裤腿就朝着溪沟里冲去。
<p>
溪沟里都是卵石,唐宓瞧着鱼游动的方向一路小跑,很快绕到了鱼的前方,那鱼大约因为体形不小,在石头很多的小溪里游得不快,她死死盯着水面,瞧准时机,猛然扑在溪沟里,拿着篮子猛然伸手扣住鱼,终于抓住了那条滑腻的鱼。
双手抓起鱼来,她边转身边朝着唐小刚炫耀似的大笑:&ldquo怎么样?小刚,我可不错吧!&rdquo
<p>
唐小刚竖起大拇指:&ldquo阿姐你果然很厉害!这技术我都得学一下。
&rdquo
<p>
然后意料之外的鼓掌声响了起来。
<p>
&ldquo徒手抓鱼,不错。
&rdquo
<p>
声音很熟,她的目光落到说话人身上,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宛如一部电影演到这里就卡了壳。
<p>
唐明朗和李知行站在溪水旁边的田坎上,李知行对她微笑颔首。
<p>
两人旁边是同村的六叔,他扛着锄头大声说:&ldquo小唐啊,这两个小伙子刚刚到了村口,说要找你,我就带着他们过来啦。
&rdquo
<p>
&ldquo哎,谢谢您啦。
&rdquo
<p>
&ldquo客气个啥,我先走了啊。
&rdquo
<p>
六叔扛着锄头走远了,唐宓瞠过潺潺流水,抓着鱼朝两名来客走了过去。
<p>
李知行觉得很新鲜,微笑着看着她。
她穿着丁恤和牛仔裤,裤腿挽到了膝盖处,小腿以下都没在潺潺流动的清澈溪水之中。
她的肤色远比一般人白皙,小腿就像白玉浸在水里,浩然生辉。
走到小刚身边时,她弯腰把鱼放入了竹篓。
<p>
地抬起身来说:&ldquo你们怎么来了?&rdquo
<p>
唐明朗兴致勃勃地捋着袖子,飞快地接话:&ldquo哦,是爸爸叫我来看奶奶的。
表姐,你这抓鱼还真好玩,我也要玩。
这水里鱼原来这么多?徒手都能抓到?&rdquo
<p>
&ldquo这也不是&mdash&mdash&rdquo
<p>
唐小刚提着鱼篓走过来,嘴一撇:&ldquo啊姐,他们是谁啊?&rdquo
<p>
唐宓想了想,发现这的确是个问题。
唐明朗和小刚是一年生的,谁大谁小她也不知道。
<p>
&ldquo他叫唐明朗,是舅舅家的表弟,你们年龄差不多,互相叫叫名字就可以了;他是李知行,你叫一声哥总是没错的。
&rdquo唐宓拍了拍小刚的头,&ldquo这位小朋友叫唐小刚,是隔壁二婶家的孩子。
&rdquo
<p>
唐明朗早就没心情听她的介绍了,他蹲下身,聚精会神地瞧着小刚竹篓里那几条大小不一的鱼。
<p>
&ldquo这是什么鱼啊,黑漆漆的。
这条在阳光下倒是五颜六色的,挺好看呢。
哇,唐小刚你还挺厉害的。
&rdquo
<p>
唐小刚猛然得了夸奖,小孩子心性发作,立刻得意起来:&ldquo那是,我抓鱼的本事谁比得过。
&rdquo
<p>
唐明朗说:&ldquo那你教教我呗。
&rdquo
<p>
唐小刚用挑剔鄙视的眼神瞧着他。
唐明朗一身上下都是名牌,脚上的运动鞋起码数千,唐小刚固然认不出这些品牌,不知道值多少钱,但这两人一看就是城里人的架势。
<p>
&ldquo教你,你行吗?&rdquo
<p>
&ldquo废话,我很厉害的。
&rdquo
<p>
李知行屈起手指,一样唐明朗的额头:&ldquo要玩的话一会儿玩,先去看看你奶奶。
&rdquo
<p>
舅舅还是说话算话的,到底让唐明朗回来看望外婆了。
唐宓心中百感交集。
<p>
她之前因为抓鱼一直光着脚,现在坐在田坎上,把袜子运动鞋穿上后站起来,开始给两人带路:&ldquo走吧。
&rdquo
<p>
唐明朗对农村的什么事情都很好奇,譬如他是如此震惊水田里可以养鸭子,一副&ldquo天啊地啊这个世界怎么了&rdquo三观彻底被改变的样子;譬如分不清黄牛水牛,看到麦苗认成韭菜这种错误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
<p>
回家的短短一路,唐明朗已经问了数个愚蠢的问题,小刚指着他哈哈大笑,毫不掩饰加以嘲笑:&ldquo城里人真傻啊,姐你说是不是?&rdquo
<p>
唐宓莞尔。
其实大约只有唐明朗同学比较傻,或者说只有他才会暴露自己的无知&mdash&mdash旁边的李知行也未必清楚这些农家问题,但他就是忍得住,明明欲言又止了好几回,愣是强忍着没有开口。
<p>
唐明朗白他一眼:&ldquo我这不是在学习嘛。
&rdquo
<p>
&ldquo明朗回来倒没什么。
&rdquo唐宓抿了樱唇,又看向不紧不慢走在自己身边的李知行,&ldquo你怎么来了?&rdquo
<p>
李知行说:&ldquo明朗放了暑假,姑父叫他来看望奶奶,姑姑又不肯答应,两人吵得还挺凶。
他打电话问我的意见,我觉得他有必要来看看,恰好我也没事做,就跟着过来了。
&rdquo
<p>
唐宓怀疑地瞧他一眼:&ldquo你没事做?&rdquo
<p>
李知行倒是坦然:&ldquo一两天时间还是可以抽出来的。
&rdquo
<p>
也就是说其实他还是有事。
唐宓想,他来这里的理由其实也可以猜到,大约是好奇吧。
<p>
&ldquo其实,你来之前可以打个电话。
&rdquo
<p>
&ldquo你从来没告诉我你的手机号。
&rdquo
<p>
&ldquo&hellip&hellip&rdquo
<p>
唐宓不相信他真的没自己的号码。
<p>
&ldquo明朗知道的&middot&middot&middot&middot&middot&middot&rdquo
<p>
&ldquo他给你打了电话,你关机了。
&rdquo
<p>
她想起来了,高考之后,龚培浩的骚扰信息和电话太多,她干脆关了手机。
<p>
&ldquo我记得,高考结束后你就出去玩了?&rdquo
<p>
&ldquo是出去了。
但今天晚上高考出分,明天开始填志愿,也应该回来了。
&rdquo
<p>
&ldquo你们是从宣州直接过来的?花了多长时间?&rdquo
<p>
&ldquo两个小时。
&rdquo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