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这事很复杂(2/3)
dquo
&ldquo输了就是输了啊。
&rdquo
&ldquo我们不能只看成绩,还要看拼搏的精神!&rdquo赵幸丹竖起指头摇了摇。
李知行笑着补充说明:&ldquo我刚刚打听了,对方可是在体校待过,高考还加了分的,你怎么比得了。
&rdquo
难怪对方打球如此厉害,她确实是拼了命才能接上对方的发球&mdash&mdash这念头在唐宓心中一转,她抬眼看着说话人:&ldquo你怎么在这里?&rdquo
解释的是赵幸丹:&ldquo我觉得你打球太好看了,所以问问李知行有没有时间来欣赏一下。
&rdquo
唐宓轻轻&ldquo哦&rdquo了一声&mdash&mdash原来李知行和赵幸丹居然交换了手机号码。
&rdquo恰好我就在旁边的网球场打球,也就顺便过来了,只看到了最后一局。
&rdquo
唐宓正想说话,却被一声清脆的&ldquo唐宓同学&rdquo打断了。
说话的人是大三的师姐,羽毛球协会副会长王艺文,她一掌拍开了高大的赵幸丹,笑着坐到唐宓身边,拿着相机递过来:&ldquo唐宓同学,我们商量一件事情。
&rdquo
唐宓一愣:&ldquo什么?&rdquo
&ldquo你看看这些照片。
&rdquo
全是她刚刚比赛时的照片,或探身接球,或挑起扣球,所有照片统统面无表情,唐宓第一次知道自己打球的模样。
&ldquo唐宓同学,是这样。
这阵子咱们协会正打算重新做一批宣传海报,所以呢,我们想用你的照片印刷海报,当作纳新的宣传,你觉得怎么样?&rdquo
唐宓一辈子罕有这样茫然无措的时候:&ldquo我的照片?这怎么行?&rdquo
&ldquo运动系的美少女,招揽人气绝对没得说!&rdquo
人气?唐宓明明记得羽毛球协会是校内屈指可数的大社团,不需要招来人气了。
&ldquo但是······&rdquo唐宓连连摇头,&ldquo这可不行。
&rdquo
&ldquo传海报人物的话,她的照片不行的。
&rdquo
清脆的男声顿时转移了会长的视线,会长这才注意到唐宓身边还有个高挑英俊的男生。
李知行指了指相机屏幕淡定地说:&ldquo不是长得还行就可以当海报人物的。
会长,要用真人照片,这照片小看还行,放大就能看出问题。
她大汗淋漓,头发也乱糟糟,更重要的是,你看她的表情,始终冷着一张脸把对手当仇人一样,这怎么可以印在纳新的海报上?&rdquo
&ldquo说得好像有些道理。
&rdquo会长也迟疑了,&ldquo那怎么办?&rdquo
&ldquo我觉得你应该选择一男一女化妆后摆拍,或者找漫画协会的同学画几幅运动的帅哥美女漫画,宣传效果绝对好得多,你看看那些运动漫画为什么这么畅销就知道了。
&rdquo
不得不说,面前的男生说得很是在理。
&ldquo会长,你回去和协会的其他人商量一下。
&rdquo
会长无奈地起身离开。
瞧着会长师姐离开,李知行仿佛打开了什么奇怪加速功能,三两下迅速帮唐宓收好球拍,冲着唐宓扔出指示:&ldquo咱们快走。
&rdquo
&ldquo啊?&rdquo
三人匆匆离开球馆,赵幸丹纳闷得很:&ldquo为什么这么着急走?&rdquo
&ldquo我刚刚只是忽悠她,等她回过劲儿来大概还会重新找唐宓。
&rdquo
赵幸丹和唐宓面面相觑:&ldquo啊?&rdquo
&ldquo用唐宓的照片印为海报来宣传纳新,是个好主意,如果我是会长,也想不到更好的主意。
&rdquo
&ldquo你不是说有缺陷?&rdquo
&ldquo缺陷当然有,ps一下就可以掩盖了。
&rdquo
赵幸丹一愣:&ldquo那你为什么要这么忽悠会长啊?&rdquo
李知行瞧了一眼唐宓,露出笑容:&ldquo对这种突如其来的意外要求,她没什么经验,要么傻乎乎地接受,要么就是冷冰冰地拒绝。
选前者,给自己添麻烦选后者,容易开罪于人。
她毕竟还要在协会待上好几年,没必要得罪人。
&rdquo
&ldquo&hellip&hellip&rdquo赵幸丹无言地看了唐宓一眼。
唐宓抿了抿唇:&ldquo那个,谢谢你。
&rdquo
李知行说:&ldquo我估计过阵子协会还会打电话过来,那阵子,再在电话里礼貌地拒绝他们,说性格不太合适,不想当选海报人物就行了。
&rdquo
&ldquo我明白了。
&rdquo
李知行把装着球拍的挎包扔进自行车前方的车筐里,跨坐上去。
&ldquo记住,话别说得太僵。
&rdquo李知行对她颔首,&ldquo我还有事,先走了。
&rdquo
赵幸丹眺望着李知行骑车离开的身影,大发感慨:&ldquo你的这位表哥真是霸气。
他那情商,真是没得说。
&rdquo
唐宓轻叹:&ldquo是啊,他就是这种人。
&rdquo
她想,李知行上了大学也还是李知行,做事还是这么滴水不漏、考虑周全,连之后会发生什么事,都预料到了。
果不其然,两人刚刚回到宿舍,王艺文就打电话过来,唐宓依照李知行的建议,连声抱歉,把这个苦差事给推辞了。
她半点儿也不想把自己的照片印到海报上被人参观。
会长非常遗憾,但也知道这事儿没法强迫,只能叹着气作罢。
毕竟,也不是每个美女都愿意抛头露面的。
十·一的时候,唐宓回了一次家,家里情况都好,外婆的身体彻底恢复,看上去精神还算不错。
外婆看到她回来并没有显得很高兴,皱眉说:&ldquo你不应该回来,在学校好好读书。
&rdquo
&ldquo没事呢,才开学,课程又不紧,再说也回来看看你嘛。
&rdquo
外婆说:&ldquo我能挑能扛,能有什么事情?&rdquo
的确,外婆面色红润,气色也好多了。
有些老人,就像是植物一般,扎根于熟悉的土地上,就可以长得生机勃勃。
唐宓笑眯眯地抱住她:&ldquo我在好好读书的,你看,我背了这么一大包书回来啊。
&rdquo
外婆这才点了点头。
唐宓问了二婶,二婶说九月中旬的时候,舅舅也回来看了外婆一次&mdash&mdash古人云&ldquo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rdquo果然也有一定道理,外婆虽然遭逢此难,但是和舅舅的关系也缓和下来。
这让她大大松了一口气。
十·一假期一晃而逝,返校后她的生活也进入了学长们所说的学习阶段。
本专业必修课中的大部分课程是英语,为了学好英语,唐宓和高中时代一样,起早背英语单词和课文,有空就去图书馆看英文报刊;为了提高口语能力,她还去了学校的英语角试图训练&mdash&mdash不过在英语角完全没收获。
和她从小到大的经历一样,男生们乐于跟她说话,女生们则对她没有太多好感,至少不会主动和她交谈。
和男生们的交流也不顺畅,男生们一开口就问她年龄身高体重学院专业手机号是否有男友,这种问题让她实在有些心烦意乱。
尤其在第一次去时,她还在英语角碰见了同班同学陈卓航。
陈卓航和她互不交言已久,虽然不至于当面发生龃龉,但唐宓还是听到他跟其他人说:&ldquo我们学院的高岭之花居然也来英语角啊,平时一句话都不肯说,现在倒是外向起来了,嘿嘿嘿!&rdquo
这话恰好被唐宓听了个正着,实在心生厌烦,此后再也不肯去英语角了。
她想,大学怎么这么累人啊。
高中和大学真的太不一样了。
高中的时候,只要做好自己,能够静下心来啃课本就可以学好,至于是否和同学打交道,完全不影响学习状态和成绩。
但现在,在金融系念书明显不是那么回事&mdash&mdash随着课程的推进,她终于发现自己可能在志愿选择上犯了错误。
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老师们都有一个理念,就是鼓励同学们自我宣传,张扬个性,能够流利地演说、勇于发表见解那就是太棒了。
课上课后的很多作业和活动,都是小组为单位作项目和报告,越流利的英语口语,越张扬的性格,越丰富的才艺,在班上越吃得开。
唐宓寡言少语,为人淡漠,和班级的氛围格格不入。
格格不入来源于太多方面。
唐宓喜欢安静地学习,连中午都在自习室啃书,其他人都要回宿舍休息一下;她金钱有限,没办法和同学一起出去逛街聚餐购物,自然也无法增进感情;至于社团活动,那是什么?除了羽毛球这种运动类社团,她就没再参加过任何活动了;连宿舍的夜谈都聊不到一起去,明星、影视、八卦、恋爱······她完全不知道也完全没兴趣。
无法合群是个大问题,性格和物质条件都无法满足,她无力克服,只能更努力地读书提高自己。
大学竞争压力和高中时代不可同日而语,全系乃至全学院都是高中时代的学习好手,唐宓绝对不肯在大学第一次入学考试中落后于人,拼了命地学习。
就连放假回家的时间也不多,大部分时间也在学校里读书。
有句老话说,努力通常不会白费,这种话其实也不全对&mdash&mdash到了某个阶段,人就会发现无论多么努力,也只能勉强保持一定的水平。
身边的同学都太聪明,当一群天才都学习到子夜一点的时候,她若不学习到子夜两点,简直没办法超过他们。
十一月中旬时,期中考试如期举行。
成绩单也很快发了下来,从全系来看,数学第一,英语成绩不好也不算差,这么一拉扯之后,在全系六十人中,进了前十。
她看着成绩单,一时间觉得忧喜参半。
并非对这个成绩不满,但她不由自主涌上了一阵悲凉情绪。
努力到了这种程度,成绩也只是中等偏上,到不了顶尖,并且照这样下去,她很可能永远到不了顶尖。
学习上的压力是如此之大,她的人生第一次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选错了专业。
她想起高三时李知行跟她说,大学会更看重英语,她应该早做准备。
她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觉得,李知行的话说得很对。
穷人就不应该选经管专业。
她想,陈卓航的这句话也许没错。
她所选择的专业具有浓厚的社会性和金钱气息,宛如一个小小的名利场。
适合念金融系的,大概是李知行那种情商智商都很高的人,而不是她。
唐宓还没来得及为自己的期中成绩而忧虑,叶一超在自习室找到了她,很兴奋地问她是否要加入他们的社团。
她和叶一超开学至今,平时联系不多,有时候发发短信周末偶尔一起上自习&mdash&mdash因为两人所就读的专业都是全校最有名的&ldquo困难专业&rdquo,饶是叶一超也不会觉得很轻松。
&ldquo我们成立了一个新的社团,你也加入吧!&rdquo
唐宓一愣:&ldquo什么社团?&rdquo
&ldquo欧几里得俱乐部。
&rdquo叶一起很高兴,&ldquo我这段时间都在忙这件事。
&rdquo
听名字,可以知道欧几里得俱乐部是个和数学有着紧密联系的协会,但究竟是做什么的,唐宓实在茫然。
&ldquo听名字也就知道了,研究数学的啊。
&rdquo
&ldquo可是我加入做什么?&rdquo
叶一超动作飞快地帮她收拾纸笔:&ldquo你收拾好书包,我在路上跟你说。
&rdquo
&ldquo&hellip&hellip&rdquo
在路上,唐宓总算弄懂了这个欧几里得俱乐部的来由。
事情的起因大约是这样&mdash&mdash参加了两届IMO之后,叶一超认识了不少在数学研究上志趣相投的朋友,大家在京大数学系再次相聚,这群天才平时只要有空,就常常在周末一起讨论数学,或者说,纯数学。
数学系的年轻教授程京对他们的研讨活动非常欣赏,鼓励他们成立一个正式的协会,可以跟学校要经费,还分拨了一间办公室作为他们的活动基地。
于是,欧几里得俱乐部应运而生。
情况清楚了,唐宓也傻乎乎地被叶一超带到了数学学院的大楼下。
&ldquo你很喜欢数学的,所以来参加我们协会吧。
&rdquo
&ldquo是的,如果有可能我也想参加。
&rdquo唐宓很犹豫,&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