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是一场巧遇(2/3)
文。
&rdquo
&ldquo你哥哥很厉害。
&rdquo
&ldquo这算什么厉害,就是基本技能。
&rdquo李知行说,&ldquo方法我告诉你了,你照着做,英文报告写完了拿给我看看,我帮你润色一下。
&rdquo
&ldquo好。
&rdquo
一事不烦二主,反正既然已经拜托李知行帮忙,接下来的相求也没什么可奇怪了。
唐宓抓紧时间,第二天就把那篇关于智利的一千五百字文章写了出来,交到李知行手里。
李知行一天后又还给她,润色了不少地方,整篇文章完成了由璞玉到美玉的升华。
唐宓拿到他改得通红的报告,只看了一遍就觉得收获比她看十份英语报纸的收获还大,一时间也是心绪难平。
写报告最重要的是层次感,其次是语句的准确,最后是数据的充实。
你数学很好,应该明白没有什么比数据更有说服力。
&ldquo是的,数据和数据分析很重要。
&rdquo唐宓轻声感慨,&ldquo你才应该学经管专业啊。
&rdquo
知行笑道:&ldquo我也没打算不学啊,下学期我准备选贵学院开设的经济学双学位。
&rdquo
&ldquo啊?&rdquo
&ldquo知道一些经济学常识是有好处的。
&rdquo
唐宓肃然起敬,她是为了工作才学这个专业,李知行则是为了增加知识,两人的境界高下立判。
&ldquo以后这种类似的论文报告你都可以发给我看看。
&rdquo
&ldquo很麻烦你吧?&rdquo
&ldquo也还好,我们大一的课不紧。
&rdquo李知行说,&ldquo再说也改不了几次。
这些都是套路,以你的聪明和勤奋,大概只经过几次,你就知道写作的重点是什么了。
&rdquo
经过李知行修改之后的文章非常出色,上台演说的时候她也对自己充满了信&mdash&mdash唐宓也是头一次在口语课上得到了张帆老师的表扬。
下课后,张帆还叫住了她,鼓励她继续保持。
宛如醍醐灌顶一样,唐宓这才明白,英语的学习根本没有什么难的,只要肯开口说出来就没有问题。
她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实在太有限了。
之前的数年生活范围太小,知识上的短板数不胜数,以检索资料为例,若是李知行不告诉她方法和技巧,她很可能一辈子摸不到窍门。
她越发感觉自己和李知行的差距,这种差距不会体现在任何一份考试成绩单上,而体现在综合能力上。
在知识面的宽度和深度上,唐宓觉得自己需要付出三倍五倍的努力,才能赶上李知行。
问题是,知识面可以想办法弥补,能力的差距弥补都没希望,在判断力、统筹力、执行力这三个方面上,唐宓认识的所有同龄人中,李知行无出其右。
接触多了,她才知道,李知行挺忙的,他至少加入了四五个社团和协会。
但是:李知行待她是和別人不一样的,只要是她的要求,他没有不应允的,无论多忙也会马上赶到。
和她在一起的时候,他的电话常常在响。
她也尽可能地不麻烦李知行,也努力督促自己,一篇英语文章改了起码五次后才拿给他指点,几次之后,她论文上的标红也越来越少了。
李知行都笑说:&ldquo你的语感越来越好了,我都快没什么可以教你的了。
&rdquo
&ldquo难高中时说得没错,我发现只要能张嘴说英语,进步就非常快。
&rdquo唐宓说。
李知行微笑地看着她。
他想,自己认识那么多聪明人,也认识那么多刻苦学习的同学,但没哪个人和唐宓一样,领悟力这么好。
&ldquo那继续努力吧。
&rdquo
宛如上了正轨的列车,唐宓觉得自己的人生终于高速运转起来。
脱离了数学竞赛的思维之后,欧几里得俱乐部的这帮数学天才研究的数学问题越来越广,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更擅长的领域,代数、几何、微分等,一群优秀的学生充满了竞争性的讨论,智慧的碰撞会产生不可思议的能量,他们在数学上的想法之新,让唐宓简直叹为观止。
她觉得,自己每周和他们相处一次,在数学上的收获,远远超过了专业本身开设的大学数学课&mdash&mdash本学院的数学课难度不值一提,测验如果得不到满分,简直不好意思说自己和数学系的人认识。
数月时间的相处,数学系的其他人也知道她虽然看似高冷,满脸的生人勿近,但内心远不如表面那样一派寒霜。
因此在熟悉之后,罗志维就直截了当地想请她帮忙,做一件&ldquo十分重要&rdquo的事情。
唐宓谨慎地看着罗志维。
&ldquo你说说看。
&rdquo
罗志维的&ldquo重要事件&rdquo听上去是这样的,以他们的观察,经管学院的女生多男生少,女生占到了六成,数学系则是男多女少,这显然是一种资源上的不均衡现象。
为了解决这种不均衡现象,众人觉得,办一次数学系和经管学院的男女生联谊活动很有必要。
罗志维瞧着唐,很认真地说:&ldquo你看,理科男和金融女,是多好的组合啊?是吧?&rdquo
唐宓不觉得这是很好的组合,她完全没看出这种搭配的任何意义。
问题是,用期盼眼神看着唐宓的绝不是一个人,她惊悚地发现,办公室里的多名男生&mdash&mdash除了叶一超之外都用格外期盼的眼神看着她,仿佛她身上负担着什么天大的使命一般。
唐宓却有些犯难。
她在班上没有什么职务,也不是积极参加活动的类型,和大部分班级的同学仅仅处于&ldquo认识&rdquo的状态。
叶一超深知她是什么人,出言反对:&ldquo你们别为难她,她不太擅长这方面的事情。
&rdquo
&ldquo何苦来哉?&rdquo罗志维挺不满地看叶一超,&ldquo我们可和你不一样啊,你这个系草有女生倒贴我们可没有,不主动点儿怎么行?&rdquo
&ldquo哪有女生倒贴我?&rdquo叶一超还挺惊讶。
曹威指出:&ldquo上一级的师姐不是追你追得很紧?&rdquo
除了周末参加欧几里得俱乐部,唐宓平时和叶一超的接触不算多,因此,&ldquo有师姐追求叶一超&rdquo这事对唐宓来说也是新闻。
&ldquo我没接她的电话。
&rdquo叶一超说。
另一名男生赵钢咬牙切齿:&ldquo唉,你就是一张脸骗人,其实论内涵还不如我们怜香惜玉呢。
&rdquo
&ldquo怜香惜玉&rdquo四个字,和叶一超从来没有过半点儿关系。
曹威看唐宓在一旁老神在在地算题,于是掉转矛头:&ldquo唐宓,说起来,叶一超高中时是不是也这样?&rdquo
唐宓不善说谎,犹豫地看向叶一超。
&ldquo也不算吧&hellip&hellip&rdquo
&ldquo不用为他掩饰了!有些人就是好运啊。
&rdquo
叶一超无言以对。
&ldquo好啦,追着叶一超有什么意思?他就是这种无所谓的人啦。
&rdquo吕子怡掩嘴失笑,又看向唐宓,&ldquo唐宓,这事儿也没那么麻烦,你回去问问你们班的女生班长或者常常组织活的女生,如果有意向的话,让罗志维直接和她们交换号码,剩下的你就不用管了。
你就是代为传话而已。
&rdquo
只当传话人的话,事情顿时简单多了,唐宓点头应允。
金融系中,最擅长组织活动的莫过于赵幸丹了。
唐宓回到宿舍就通报了赵幸丹这个消息&mdash&mdash她原以为赵幸丹对这等活动兴趣不大,没想到她一听到唐宓的话,就萌生了很大的兴趣。
以她的说法&ldquo和数学系的人联谊不错,可以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rdquo,然后跟唐宓要了罗志维的电话,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这次联谊活动。
大约是因为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不到一个星期,双方已经敲定了活动的场地、人数和费用&mdash&mdash于是约定在四月底的最后一个周六晚上举办一场舞会。
唐宓一直很佩服赵幸丹的行动能力,经此事,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数学系的男生也对唐宓感恩戴德,说她是女菩萨。
唐宓对这类活动没有任何兴趣,然而赵幸丹以&ldquo你好歹也是联络人&rdquo&ldquo大家都不熟需要点开场白而你是很好的材料&rdquo为由,要求她参与其中,唐宓只能答应了。
舞会在学生活动中心里,因为之前也刚刚办了一场舞会,现场布置得不错&mdash&mdash彩灯飘带一应俱全,喜气洋洋,完全是&ldquo相亲&rdquo气氛,男男女女都兴致很高、唐宓想,就算是再如何为学业所苦,大学生们到底都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年,除了学习之外,希望谈恋爱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让唐宓惊诧的是,叶一超也来了,明明此前叶一超一直表示对这种"相亲&rdquo活动"没兴趣&rdquo。
唐宓震惊地问他:&ldquo你怎么来了?&rdquo
&ldquo哦,被强拉来的&hellip&hellip&rdquo叶一超说。
&ldquo&hellip&hellip&rdquo
然而就算叶一超并非出于自愿来参加这类活动,但情理之中,他非常受女生的欢迎。
那就是说,和她差不多,情非所愿。
然而就算叶一超并非自愿参加这类活动,但情理之中,他非常受女生欢迎。
作为参加了两届IMO的数学天才,叶一超的知名度本就比较高,另外就是他的清爽长相确实相当拉分。
按照罗志维的话说,学得不如人家倒是没关系,长得也不如人家,那才叫人吐血。
赵幸丹也挺感慨:&ldquo他这张脸还真是能骗人&hellip&hellip虽然究其本质大概也就是个古板的&lsquo人&rsquo吧。
"
&ldquo是吧&hellip&hellip&rdquo唐宓慢慢说。
这一学年来,赵幸丹和叶一超因为唐宓,偶有接触,也认识到了叶一超的本质。
好多平时和唐宓关系特一般的女同学也凑过来,询问唐宓有关叶一超的相关信息,身高体重家庭背景是否有女友等。
所有的问题,唐宓都以&ldquo我不知道&rdquo回答。
赵幸丹好奇地问:&ldquo你真不知道啊?&rdquo
赵幸丹笑:&ldquo这样也挺好的,可以避免麻烦。
要是我们班谁看上了叶一超找你传话也是够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