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2/3)
辛重恩抵达沙州之后,将手令交给节度使以调动兵力,边陲之地的稳定,还是借助地方势力牵制羁縻为好。
徐自渡是扎在朝廷心头的一根刺,若是能轻巧拔除,于社稷大有益处。
一旁的长史很欣赏太子殿下的运筹帷幄,他是能够指挥千军万马的开国太子,心中自有乾坤。
别看他在行辕中面对太子妃娘子时一根筋,离开了儿女情长,他还是那个不可多得的将才,是北军心中的盖世英雄。
当然,这种感慨在行辕中,一般不会维持太久。
太子殿下将布兵图收了起来,从抽屉里取出那张宣旨,日复一日不厌其烦地,把缺笔的正字填满。
长史实在百思不得其解,话到嘴边,吞吞吐吐好几次,终于还是把他的疑问问出了口:“郎君在记日子吗?难道有什么要紧事要完成?或是说出来,看看臣能不能为郎君分忧。
”
凌溯搁下笔,迟疑地望了长史一眼,不确定该不该把私事告诉他。
长史眨巴着小眼睛,表现得十分有诚意,“郎君,臣今年三十有四了,娶了亲,也有了一儿一女,某些事上比郎君更有经验。
若是郎君信得过臣,臣便斗胆,来给郎君出谋划策。
”
至于为什么如此笃定太子殿下的问题出在感情上呢,因为军国大事,根本用不着他这样煞费苦心写正字。
自从入了行辕,太子殿下一切不寻常的举动都与西院的太子妃娘子有关。
有时让长史不得不感慨,年轻真好,满怀激情真好,看着他们怪招频出,让他想起了自己年轻的时候,原来自己也曾这样心事重重、百转千回过。
见长史说得恳切,凌溯松动了,他低头看着桌上的宣纸犹豫不决,长史便拿表情给他鼓劲。
怂恿半日,他终于横了心,直白道:“两个正字就是十日,十日之前我抱了太子妃娘子,她没有捶我。
我原本想,第二日再与她发展些别的,但又怕太急了,惹她反感。
所以悄悄记下日子,打算攒够十五日,十五日之后我再去唐突她,她应该不会生气了。
”
这番话听得长史瞠目结舌,连一旁贴身侍奉的内侍也不禁低下头,唯恐自己笑出声来。
这种事,应该怎么解释呢……长史冥思苦想,斟酌了下道:“其实殿下不需如此按部就班,情之所至趁热打铁,郎君明白臣的意思吧?”
凌溯微微蹙了眉,看上去表情有些不悦。
沉声吩咐侍立的人退下,这才道:“我也想情之所至,高兴高兴,但娘子那样的脾气,弄得不好会鸡飞蛋打。
回头又闹着要回辛家,事情传到右相耳朵里,我怎么好意思天天从政事堂经过。
”
长史很苦恼,男人在感情里瞻前顾后,会损失很多小情趣,但话不能说得太直接,想了想,打算把自己当初的心路历程拿出来举例子,掏心挖肺地说:“臣与家中夫人定亲,也是婚前开始接触,一步步加深感情的。
头一回是中秋,臣去岳丈家送节礼,岳丈留我吃席,席间我洗八百回手,不住从女郎的席旁经过,暗暗与她眉目传情,饭后我们就一起赏月了,还牵了手。
第二回,臣借故去岳丈家借书,打听清楚岳丈不在家,她自然带臣去书房找书。
四下无人时候,臣一不做二不休拥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