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十年(大结局)(2/3)
太阳报》黑过的这些名人的粉丝那叫一个疯狂地抵制啊,这让原本名声就已经够臭了的《太阳报》变得更臭,彻底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经过这次事件《太阳报》的名声是彻底的臭掉了,再也不可能重新回到一线报刊的位置了,这就是苏释晨狠辣的手段!
几天之后法院宣判了,《太阳报》被判诽谤罪,赔偿苏释晨一百万美金,这已经是相当于六百多万人民币了。
苏释晨将这笔钱交给了汤姆的父母,希望这样可以尽可能地弥补,
待他们老了,在没有汤姆照顾的情况下也可以用这笔钱过上不错的生活。
在这次冲击之下《太阳报》已经到了就要宣布破产的地步,这也算是为汤姆的死付出了相应的代价了。
这之后,苏释晨也开始沉寂下来完善着各种各样的事情。
姗释分公司的《三叉戟》挺成功的,不过虽说是如此苏释晨还是写下了《达.芬奇密码》待出版。
姗释分公司的小说与漫画也完全的站稳脚跟了。
比起国外,国内的情况就要好很多。
第一届小说节盛况空前,有三部作品直接在小说节上卖出了五万册,这是一书封神的节奏。
当然这次小说节最大的好处就是彻底地形成了姗释公司的垄断局面,一万多本展览的新书之中有一百多本很不错,算是出版之中较好的了。
这个比例也算是百里挑一了,这一百多名作者中姗释公司就签下了八十多人,也就是百分之八十都归于了姗释公司,这还不够逆天?
由苏释晨编排的舞蹈,也使王子墨在他的安排之下在米国的表演会上一炮而红。
歌曲《billiejean》与《earthsong》一经发表就登上了米国公告牌,并且那标志性的太空步与机械舞也成为了欧美纷纷模仿的对象,王子墨这次进军世界的表演是相当的成功。
有了王子墨这个例子更多的著名歌星跳槽到姗释娱乐来,想要借此走出国门,姗释娱乐崛起壮大之势已经不可阻挡了。
一个多月之后,《洛杉矶时报》宣布,苏释晨的新小说将会在其报刊之上连载。
推理、奇幻……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小说从苏释晨手上写出来都是非常受期待的,更有甚者拿出了苏释晨在华夏的战绩:无论是写什么文章只要是苏释晨的文章刊登在报刊之上,销售量至少会上升百分之三十以上,这就是传说之中的“苏释晨效应”。
当然在米国肯定还是没有如此大的影响力的,可是由于《福尔摩斯探案集》和《冰封王座》的鲜明例子在前,有吸引力也是正常。
不过让人感到奇怪的是,苏释晨在《洛杉矶时报》上连载的并不是奇幻小说,更加不是推理小说,而是一篇叫做《麦田守望者》的校园小说。
“我将来要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
有那么一群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
几千几万的孩子,附近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
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
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
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
我呢,就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
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做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
这就是苏释晨连载的文章《麦田守望者》的介绍,虽然没有看内容,不过光看简介都感到非常奇怪,麦田、悬崖这反复出现的两处地方好像代表着什么。
这部小说在米国引起了绝大的轰动,小说之中的主角霍尔顿,完全就是一个反英雄的角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