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炊饼兄弟重逢!妖娆嫂子勾魂计,叉竿砸出西门庆(2/3)
这日子没法过了!要么你留他,给我休书!要么他滚!”
两口子正吵吵,武松真带了个兵士来搬行李了!
武大追出门:“兄弟!为啥搬啊?”
武松:“哥别问!问了更丢人!我走了!”(潜台词:您头顶快绿成草原了!)
武大不敢再问。
金莲在里面指桑骂槐:“搬得好!亲兄弟啃哥嫂?花木瓜——中看不中用!滚了清净!”
武大心里苦,但兄弟的话是圣旨,只能憋着。
武松搬回县衙。
金莲下了死命令,不准武大去找武松。
武大从此开启“宅男”模式:每日只卖半天饼,太阳没落山就收摊,回家火速关门落锁!任凭金莲怎么闹“关这么早,别人以为咱家闹鬼呢!”,武大就一句:“我兄弟说的对!”金莲闹了几次没辙,后来竟也养成习惯,估摸武大快回,自己先收帘子关门。
武大一看,哎?这挺好!
5.叉竿引出风流债
冬去春来,天气微暖。
这天,金莲照例在门口收帘子。
手里叉竿没拿稳,“嗖——啪!”好巧不巧,正砸在一个路人头巾上!
那人火冒三丈,回头正要开骂——嚯!好个妖娆妇人!怒火瞬间变邪火,骨头都酥了!
金莲慌忙道歉:“官人恕罪!奴家失手!”
那人整着头巾,腰弯得比虾米还低:“娘子客气!不妨事!”(眼神已黏在金莲身上)
隔壁茶坊的王婆瞧见,嘎嘎直乐:“大官人!这屋檐下走得妙啊!”
那人(西门庆)笑成一朵花:“怪我怪我!冲撞娘子!”一双贼眼在金莲身上扫了七八遍,才一步三回头,摇着“八”字步,恋恋不舍地走了。
有打油诗为证:
风和日丽瞎溜达,帘下惊见一枝花。
临走秋波那一转,魂儿勾走忘回家。
金莲关门等武大。
您问这挨砸的是谁?
阳谷县着名土豪,开生药铺的西门庆!最近刚混成“大官人”,为人奸诈,黑白通吃,最爱沾花惹草。
西门庆没走远,一拐弯就钻进了王婆茶坊。
王婆笑:“大官人刚才那‘肥喏’唱得响啊!”
西门庆猴急:“干娘!隔壁那小娘子谁家媳妇?”
王婆逗他:“阎王爷的妹子!五道将军的闺女!武大官人的老婆!问这干嘛?”
西门庆急:“说正经的!”
王婆:“她老公?就县衙门口那卖熟食的!”
西门庆乱猜:“卖枣糕徐三?银担子李二?花胳膊陆小乙?”
王婆摇头晃脑:“NO!NO!NO!”
西门庆抓狂:“到底谁?”
王婆哈哈大笑:“卖——炊——饼——的——武——大——郎!”
西门庆脚一跺:“就那人称‘三寸丁谷树皮’的武大郎?!”
西门庆叫苦:“我的老天爷!好一块嫩羊肉,掉癞皮狗嘴里了!”
王婆补刀:“唉,自古好汉无好妻,赖汉娶花枝嘛!”
西门庆眼珠一转:“干娘,欠你多少茶钱?”
王婆:“小钱,不急。
”
西门庆:“你儿子呢?”
王婆:“跟人跑淮上,生死不明。
”
西门庆:“回来跟我混?”
王婆心领神会:“那敢情好!”
西门庆留下话头,笑眯眯走了。
不到两时辰,他又溜达到王婆门口,对着武大门帘望眼欲穿。
王婆端出碗梅汤:“大官人,尝尝?”
西门庆慢悠悠喝着,话里有话:“干娘梅汤做得好啊…还有多少存货?”
王婆装傻:“老身做了一辈子媒(梅),屋里一个没有!”
西门庆点破:“我问梅汤,你说做媒?差远啦!”
王婆装糊涂:“啊?我以为你说我做媒手艺好呢!”
西门庆图穷匕见:“干娘!您这金牌媒婆,给我也说门好亲呗?重谢!”(眼神瞟向隔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婆假意推脱:“哎呀,您家大娘子知道了,还不抽我耳刮子?”
西门庆打包票:“她贤惠!我就想找个可心的!回头人也行!”
王婆吊胃口:“前阵倒有个极品…就怕您看不上。
”
西门庆急:“快说!”
王婆:“样貌十二分!就是…年纪大了点。
”
西门庆:“差几岁没事!多大?”
王婆一本正经:“戊寅年生,属虎的,开年整九十三!”
西门庆笑喷:“你这老滑头!”起身走了,心思早飞潘金莲那儿去了。
6.王婆的“挨光”钓鱼术
话说西门庆被潘金莲一竿子砸出相思病,魂儿都勾在紫石街了。
第二天大清早,他又在王婆茶坊门口探头探脑,活像个望妻石。
王婆暗笑:“这肥鱼,上钩了!”
她故意开门,假装惊奇:“哟!大官人又来吃早茶?”
西门庆顺势进门,往老地方一坐,眼神还黏在武大门帘上。
王婆端上梅汤:“大官人,梅汤加酸?”
西门庆心不在焉:“嗯…酸点好,开胃。
”(开的是色心吧!)
他慢悠悠喝着,终于憋不住:
“干娘!隔壁那位…真真勾魂摄魄!你说,武大郎那三寸丁,何德何能?”
王婆叹气:“唉!骏马驮痴汉,美妻伴拙夫,月老瞎呗!”
西门庆猴急:“干娘!您是撮合山的祖宗!帮我想想法子?成了,十两银子谢媒!”
王婆眼珠一转,欲擒故纵:“哎呦!使不得!老身可不敢招惹他家那母老虎…”(武松躺枪)
西门庆急眼:“什么母老虎?她是她,我是我!干娘,您老手段高明,必有妙计!”
王婆假意沉吟:“法子嘛…倒有一个,叫‘挨光计’!”
西门庆眼睛放光:“啥叫挨光?”
王婆老神在在:“就是步步为营,慢慢钓她上钩!分十步走,步步惊心!错一步,满盘皆输!”
西门庆拍桌子:“干娘快讲!银子好说!”
王婆掰着手指头,开启“顶级渣男导师”模式:
“第一步:大官人您得出血——买一匹上好绸缎,颜色要艳,放我这儿!(这叫下饵)
第二步:我去隔壁请金莲来帮我做寿衣,她一准来。
(找借口)
第三步:她来做活,您就‘恰巧’路过,夸她针线好!(制造偶遇)
第四步:坐下来喝茶闲聊,您得嘴甜,夸她貌美手巧!(嘴炮攻势)
第五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