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中山初定民心附,袁军再起风波恶(1/3)
卢奴城大捷的硝烟,在数日之后,终于渐渐散去。
阳光重新洒在这座饱经战火洗礼的城池之上,带来了一丝久违的暖意与生机。
城墙上的破损之处,在军民的协力修补下,已初具规模;街道两旁的废墟,也被清理出来,搭建起临时的棚屋,安置那些在战火中失去家园的百姓。
林凡并未沉醉于胜利的喜悦之中。
他深知,战争的创伤,远非一场胜利所能轻易抹平。
连日来,他宵衣旰食,亲自督导各项善后事宜。
他下令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减免赋税,鼓励农桑;他设立伤兵营,调集阳安与中山最好的医者,全力救治伤员;他重赏三军,抚恤阵亡将士家属,用最隆重的礼仪,将那些为保卫中山而牺牲的英魂,安葬于城郊新建的忠烈祠内,并亲撰碑文,以彰其功。
他的身影,时常出现在卢奴城的街头巷尾,出现在田间地头,出现在伤兵营帐之中。
他会亲自为失去儿子的老妪拭去眼泪,承诺为其养老送终;他会与田间耕作的老农促膝长谈,询问农桑疾苦;他会俯身细听伤兵的呻吟,温言抚慰,鼓舞他们战胜伤痛的勇气。
这些举动,或许在那些高高在上的世家门阀看来,不过是收买人心的手段,但在饱受战乱之苦的普通百姓眼中,却是前所未有的仁德与恩泽。
林凡的声望,在中山国乃至整个上党郡,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无数百姓自发地为他立起长生牌位,祈求这位“仁义仙师”能够长命百岁,永镇此方。
夜深人静,太守府的书房内,灯火通明。
林凡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面前的案几上,堆满了各地送来的文书和军情简报。
连日的操劳,让他原本英武的面容,也添了几分难以掩饰的疲惫。
一阵轻柔的脚步声传来,伴随着一股熟悉的、令人心安的幽兰体香。
甄宓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莲子羹,款款走了进来。
她身着一袭月白色的素雅长裙,青丝如瀑,仅以一根碧玉簪轻轻绾起,在摇曳的灯光下,更显得清丽绝俗,宛如月下仙子。
“夫君,夜深了,处理了一日公务,想必也乏了,用些莲子羹,安神补气吧。
”甄宓将莲子羹轻轻放在案几之上,声音柔得能掐出水来。
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林凡的心疼与关切。
自卢奴解围之后,她与林凡的关系,已是名正言顺。
虽然尚未举行正式的婚礼,但在众人眼中,她已然是林凡的内人。
她并未因此而恃宠而骄,反而更加谨言慎行,处处为林凡着想。
她利用甄家在中山的人脉和财力,积极协助林凡安抚地方,筹措物资,甚至还会帮林凡整理一些不太重要的文书,其聪慧贤淑,深得林凡之心,也赢得了田丰等一众文武的敬重。
林凡望着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有妻如此,夫复何求?他放下手中的毛笔,拉过甄宓的纤手,让她在自己身边坐下,柔声道:“宓儿辛苦了,这些琐事,本该由我来做。
”
“夫君为国为民,日理万机,妾身能为夫君分担一二,亦是妾身之福。
”甄宓嫣然一笑,那笑容如同春日里最明媚的阳光,瞬间驱散了林凡心中的疲惫。
她拿起汤匙,亲自舀了一勺莲子羹,送到林凡唇边,眼波流转间,带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