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华书柜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科举:我的过目不忘太招祸!> 第22章 朱砂蚀骨照寒窗(上)

第22章 朱砂蚀骨照寒窗(上)(1/3)

朔风渐紧,卷着清源县衙后宅庭院里最后几片枯叶,打着旋儿砸在糊着高丽纸的窗棂上,发出沙沙的轻响。

    休沐日,这座白日里喧嚣与重压交织的官邸,难得地陷入一种近乎凝滞的沉寂。

    前衙方向不再有击鼓升堂的动静,也没有书办们翻动卷牍的沙沙声,只有风过竹林的呜咽,单调而悠长,如同岁月深沉的叹息。

     李承宗难得地褪下了那身带着同色补丁、浆洗得发硬的青色官袍,换上一身半旧的靛蓝细棉布直裰。

    然而,卸下了官袍,眉宇间那深锁的“川”字纹和眼底沉淀的疲惫却并未随之消散,反而在难得的闲暇里愈发清晰。

    他端坐在书房那张宽大却斑驳的硬木书案后,并未休憩,面前摊开的也不是闲情逸致的诗文,而是一摞半尺高的、纸张泛黄卷曲的陈旧卷宗——那是他历年断案留下的牍尾副本,上面朱笔批注密布,如同干涸的血迹。

     李明被唤到书房时,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幕。

    父亲的身影在冬日稀薄的晨光中显得异常沉凝,如同一尊饱经风霜的石像。

    书案上廉价的青石砚里,半池浓稠的朱砂墨汁散发着刺鼻的矿物气息,混合着陈年纸张的霉味和墨臭,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属于权力与案牍的沉重味道。

    那柄平日悬于松鹤斋讲案、令人生畏的暗红戒尺,此刻正静静地躺在父亲手边,在清冷的晨光里反射着幽微的光泽。

     “明儿,过来。

    ”李承宗并未抬头,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目光依旧胶着在卷宗上一条关于田界纠纷的模糊记录上。

     李明依言上前,垂手肃立。

    目光扫过父亲案头,那堆积如山的卷宗无声地诉说着一个底层县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负。

    他注意到父亲握笔的右手食指和中指指关节处,因常年书写批阅,磨出了一层厚厚的老茧,颜色深黄,与周围皮肤泾渭分明。

     “松鹤斋中,《千字文》习字几何?”李承宗终于放下朱笔,抬起头,目光如炬,落在李明身上。

     “回父亲,已习得大半。

    ”李明恭敬回答。

    孙夫子对习字要求极严,他不敢懈怠。

     “取纸笔来。

    ”李承宗指了指书案另一端空置的位置。

    那里已备好一刀略显粗糙的毛边纸,一支半新的兼毫笔(比李明平常用的羊毫硬些),一方普通的青石砚。

     李明依言坐下,铺纸、研墨。

    墨锭在冰凉的砚池中打着圈,发出细微的摩擦声。

    他提起笔,蘸饱浓墨,悬腕于纸上,准备书写熟悉的“天地玄黄”。

     “馆阁体。

    ”李承宗的声音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指令,“自‘天地玄黄’始,写满一页。

    ” 馆阁体!李明心头一凛。

    这是朝廷科举、官府行文的官方标准字体,方正、光洁、乌黑、大小一律,如同用尺子量出,讲究“乌、方、光”三字诀。

    孙夫子虽也要求工整,但对蒙童并未强求此体。

    父亲这是要…亲自锤炼他的基本功! 他屏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水豚小师妹她超强 贫道鹿清笃,自神雕开始剑荡诸天!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全职武神 寒门状元路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通天重生,镇压洪荒 军户庶子,我靠征召定鼎天下 此去直上青云路 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 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倚天:张无忌,阴阳合欢功 铜镜约 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 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 明朝的名义 唐代秘史 综武:堵门道观,开局截胡五绝 综武从抓邀月开始 道藏辑要 大明朱棣:好圣孙,汝当为千古一帝! 万化仙主,从捡漏废丹开始! 三年后必死?模拟修仙,启动!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贫道鹿清笃,自神雕开始剑荡诸天! 冰临谷 聚宝乾坤碗 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 史上最弱男主角 族谱太厚怎么办 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 倚天:张无忌,阴阳合欢功 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 天绝剑破宿命劫 大乾风云起苍穹 综武从抓邀月开始 史上最强县令 三位一体,我即新日支配者 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 都市最强战神 铁骑红颜:大秦霸业 踏雪寻青梅 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 签到修仙:我在青城山躺成剑仙 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 替弟为质三年,归来要我让战功? 逆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