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这是一个可以撬动巨额外汇的支点(1/3)
在一阵阵三五成群的讨论声中,后排座一行人顺着过道往前走。
已经下台的主持人,回到台上,拿着话筒对会场里的大家道:“各位稍等,临时有个情况要通知大家。
”
边聊边收拾东西起身的众人,看到往主席台上走的那一群人,有人认出了里面几个。
人群稍稍停滞,相互低语一番,又纷纷坐了回去。
林巧枝也是好奇地望着他们这一行人。
“林工,喝点水。
”宣传科年轻的干事郑梅梅笑着给林巧枝递她的水壶。
林巧枝接过铁皮水壶,里面是温水,正适合入口,刚刚从暖水瓶里倒出来的。
她抱着铁皮水壶吨吨吨地喝。
喝了小半壶水,她抹抹嘴舒坦极了。
她看向胡开记一行人,顺手把水壶放回桌上,纳罕地问:“他们也来参加交流会?”
“听说是为了分体研制技术!”她眼睛发亮的看向林巧枝,拎起暖水壶,把铁皮水壶蓄满水。
林巧枝微微错愕,也把目光投到主席台上。
“各位辛苦了。
”胡开记站上台,话筒声音传开,“自我介绍一下,我是胡开记,任职于外交部和商务部联合对外商务组,在座应该有不少人也认识我,差不多中午了,咱们长话短说……”
是的,他们这一趟,是专程而来。
自从20吨模具交付后,他们忙于保障运输,处理合同,验收货款外汇,上海展馆对外宣传……
许多工作还没有收尾,就有新的采购意向联系到他们这里。
据说,在上海展出结束之后,仍然有许多人为了看到那件20吨成品模具,尤其是那件模具在进入实际生产后的表现,特意飞了过去,为此,甚至特意找中间人牵线搭桥。
看过之后,又立马转机飞来中国的不在少数。
并不是只有同行才敏锐。
就好像农民,他们或许不懂工业技术,也弄不明白技术升级,但是要是县里采购了一台新的拖拉机,好不好用,保管人人都能唠两句。
坏了要嫌弃,“咱们村以后可不能采购这拖拉机,不得劲。
”
好了肯定心动,“这拖拉机好,不费油,施肥、堆草、排灌、收割一把抓,还能发电!!隔壁村那台早两年买,可没这么厉害。
”
现在中国独一份的分体研制技术,就是这台“好拖拉机”
让人蜂拥而来。
台上,胡开说出一记重磅消息:“……经过沟通和交流,我们目前已经接洽了六笔意向订单,如果我们有能力全部承接下来,将涉及数百万元的外汇!”
听到这话,林巧枝眼睛顿时睁大,不由站直了身体。
不远处温东鸣也冲她招手,做出口型:“巧枝,过来这边。
”
林巧枝三步并作两步的快走过去。
她主动问候道:“温厂长,王工。
”
眼神不自觉朝他们身侧扫了两眼,有好些天没见到路工了,直到交流会他都没出现,林巧枝才心中隐隐确信,路工这是有别的重要任务去了。
会是什么呢?她有些神往。
温东鸣给她介绍,拉回了她有些发散的思绪,“这是商务团的同志,上次咱们在广交会见过。
”
“林工应该还记得我们吧!”对方扬起一个热情的笑容,看林巧枝的眼神简直像是在看熊猫。
林巧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