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华书柜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笔架叉将军> 第47章 初赏侗戏 艺术熏陶

第47章 初赏侗戏 艺术熏陶(1/3)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渡慕寨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

    早在半个月前,寨老们便聚在鼓楼里,用刻着古老纹路的竹筒抽签,定下了节日期间各项活动的具体安排。

    阿婆们坐在自家屋檐下,戴着老花镜,用七彩丝线在靛青布上绣着节庆用的香囊,银针穿梭间,凤凰的羽毛仿佛都要随风飘动起来。

    男人们则扛着梯子,爬上高高的木楼,将去年的旧灯笼取下,换上新糊的油纸灯笼,红艳艳的颜色映得整个寨子喜气洋洋。

     节日当天,整个寨子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

    村民们身着盛装,姑娘们的百褶裙上缀满了亮片,随着步伐发出细碎的声响,像是藏着一整个星河。

    老人们穿着盘扣对襟衫,胸前挂着祖传的银锁,慢悠悠地走在石板路上。

    孩子们最是活泼,手里举着刚买的糖画,追着打闹,糖丝在阳光下拉出金色的弧线。

    街头巷尾挂满了五颜六色的灯笼,微风拂过,灯笼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节日的喜悦。

     陈天佑也满心欢喜地穿梭在人群中,感受着节日的热闹氛围。

    他是邻村来求学的少年,听说渡慕寨的节日最是热闹,特意早早赶来。

    忽然,一阵悠扬的音乐声传入他的耳中。

    这音乐声宛如山间清泉,叮叮咚咚,清脆悦耳,又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让陈天佑不由自主地被吸引。

    他顺着音乐声的方向走去,发现原来是一场侗戏表演正在进行。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侗族并没有自己的戏剧。

    直到有一位名叫吴文彩的天才歌师出现。

    吴文彩自幼聪慧,对汉文化十分痴迷,熟读诗书,同时,他又深深热爱着本民族的歌谣,二十岁时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编歌能手,被尊称为“歌王”。

    那时,汉戏随着汉族军民和商贾的往来,逐渐传入侗族地区。

    吴文彩被汉戏那精彩的表演形式深深吸引,可由于语言不通,他看戏时大多只能看个“热闹”。

    但吴文彩并不满足于此,他怀着对本民族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创新的勇气,决心要创造出属于侗族自己的戏剧。

     他不辞辛劳,先后前往黎平府、王寨、古州等地,如痴如醉地观看汉戏表演。

    每一场演出,他都全神贯注,仔细琢磨汉戏的唱腔、表演程式和故事情节。

    在黎平府的戏院里,那华丽的服饰、精彩的武打场面让他大开眼界;王寨的戏班子表演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舞台调度,也被他一一记在心中;古州的演出中,演员们精湛的唱功和生动的角色塑造,更是令他赞叹不已。

     半年后,吴文彩回到家乡,一头扎进禾仓,开始了艰苦的创作。

    在那狭小的禾仓里,他时而抬头望天,似乎在与神灵对话,寻找灵感;时而俯身看地,仿佛大地能给予他无尽的智慧;时而对柱呆立,陷入深深的思索;时而蹲地不动,脑海中思绪万千;时而狂笑,为突然闪现的绝妙创意而欣喜;时而痛哭,为创作的艰难和对民族文化传承的责任感而落泪。

    他不断地回忆着看过的汉戏,思考着如何将汉戏的精华与侗族的文化相结合。

    他尝试着用侗族山歌《你不过来我过来》的曲调为基调,去设计新的唱腔,一遍又一遍地哼唱,不断调整音符和节奏。

    在设计表演程式时,他对着镜子,模仿汉戏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全才纨绔 武侠:重生张翠山,我硬刚五大派 美漫之永安当铺 你修仙,我修功德值 驸马生娃?天经地义 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师尊在上:徒弟他又在撩人了 师妹攻略完,就抛夫弃女 人仙 武侠反派:开局洗白救乔峰,女侠全沦陷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三年后必死?模拟修仙,启动! 如何报复一个炉鼎 重生之都市仙王 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 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 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 护法他做不到啊 小美人身陷修罗场一心死遁 修仙大盗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手握剧本后,龙傲天竟成我小弟 江湖第一刺客诈死之后 我,贾府孽障,但贾府也不当人 红楼大官人 诡君染指正道后 洪荒:我屡出毒计,十二祖巫劝我冷静! 农夫仙田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逆水行 死后宿敌给我烧了十年香 聚宝乾坤碗 某某宗弟子修仙日常 穿越自带唐刀的我纵横世界 手握剧本后,龙傲天竟成我小弟 英烈传奇 综武:堵门道观,开局截胡五绝 大乾风云起苍穹 云起惊鸿客 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大宋枭雄 无妄仙君 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 替弟从戎成将军,全家跪求我原谅 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 从综武世界开始逍遥诸天 屌丝奶爸变男神 我超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