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英烈传奇> 第319章 神凰十五年春风及第,南海初绽文曲星
第319章 神凰十五年春风及第,南海初绽文曲星(2/3)
应考。
他在试卷中,不仅引经据典,阐述了儒家治国安邦的道理,更结合南海的实际,提出了“开发南海、兴渔通商、以文教化”的见解,字里行间,透着对家国的热爱和对南海发展的思考。
主考官阅卷时,看到吴文书的试卷,眼前一亮,不禁击节赞叹:“此文立论新颖,见解独到,字里行间有浩然正气,虽出自南海学子之手,却丝毫不逊于中原士子!”
放榜那日,长安的朱雀大街上,人头攒动。
吴文书挤在人群中,紧张得手心冒汗。
当他在进士榜单的前列,看到“吴文书”三个字时,一时间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中了!南海的吴文书中了!”同行的岭南学子激动地喊道,抱着吴文书又蹦又跳。
消息传回南海,整个南海都沸腾了。
吴文书所在的渔村,百姓们自发地敲锣打鼓,放起了鞭炮,比过年还要热闹。
他的母亲,捧着儿子的家书,哭得老泪纵横:“我儿出息了!南海有出息了!”
南海学堂的周先生,已是满头白发,他站在学堂的孔子像前,深深一拜:“老臣不负秦王所托,南海文风,终于有了起色!”
西南传捷:天策闻报心潮涌
此时的龙天策,正在西南的播州处理改土归流的收尾工作。
收到南海送来的捷报时,他正在府衙内与玉倾城、罗嘉儿、夏初等人商议西南的学堂建设事宜。
“吴文书……这个名字,有点耳熟。
”龙天策展开捷报,看到“南海吴文书高中进士”几个字,先是一愣,随即想起,当年他在南海巡查学堂时,周先生曾特意提起过这个勤奋刻苦的渔家子弟。
“是那个总坐在学堂第一排,眼神像星星一样亮的孩子?”玉倾城也想起了这个孩子,眼中闪过惊喜,“真没想到,他真的考上了进士,还是南海第一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罗嘉儿笑着说:“这可真是双喜临门!咱们在西南刚把学堂办起来,南海就出了个进士,这是老天爷都在帮我们啊!”
夏初虽未见过吴文书,却也为这个来自岭南的学子感到高兴:“这说明,只要给百姓机会,无论出身如何,都能有出息。
”
龙天策反复读着捷报,眼中泛起激动的泪光。
他想起了初到岭南时,那里的百姓对读书的渴望,对知识的敬畏;想起了为了办学校,玉倾城如何精打细算,从牙缝里挤出钱粮;想起了罗嘉儿如何用苗寨的草药,治好读书孩子的疫病;想起了自己在学堂的奠基仪式上,对百姓们说的话:“总有一天,岭南的学子,也能像中原的学子一样,金榜题名,为国效力!”
如今,这句话终于成真了。
“快,取笔墨来!”龙天策对侍从说,“我要给吴文书写一封信,向他表示祝贺!”
尺素传情:墨香里的期许与嘱托
在西南的灯火下,龙天策铺开信纸,提笔蘸墨。
他没有用公文的格式,而是以一个长辈、一个曾经见证过吴文书成长的“引路人”的身份,写下了这封信:
“贤侄文书亲启:
闻你高中进士,为南海开天辟地之举,老夫欣喜若狂,夜不能寐。
犹记当年,老夫初至南海,见你于学堂中,衣虽褴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