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一次实验与锦山之行(1/3)
2041年,地球,华夏
次日早上8点,孔方佳来到基地会议室,其他十一名成员也陆续到齐,由孔方佳主持的弦实验的第一次基地实验准备工作会议开始。
会议的另外十一名成员分别是:李艳,女,华清博士,孔方佳副手助理,实验论文第三撰稿人;柳晴川,华夏科学堂物理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万成眉,女,华夏科学堂物理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朱聪明,华夏科学堂地球科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孙强,华夏工程堂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部高级研究员;赵德进,华夏工程堂信息与电子工程部高级研究员;钱方,京城大学物理系教授,李艳的硕士研究生导师;王安国,华夏科学堂大学物理学院教授;陈爱华,华夏军事科学堂军事科学学部高级研究员,上校军衔;孙晓,华夏军事科学堂工程技术学部高级研究员,上校军衔;欧阳飞,华夏军事长老会联合指挥部特情科成员,上校军衔。
会上很快就敲定了各项事宜,所有人员各就各位开始准备工作,基地保障人员已经开始进行高压充能,通过核聚变发电站产生的粒子流及基地内粒子精准放射器也已经准备完毕。
第一次实验将根据孔方佳的论文原理,进行间歇性,不同频段粒子的放射碰撞,观察真空中粒子碰撞产生的涟漪的耦合现象,分析包括不限于波动叠加,波动减弱,粒子闪现,波动衍射,不明涟漪的产生,引力波状态影响等。
各传感器也已调试完成,当然最重要的高超清频辨传感器和高超清频辨干扰器,由孔方佳和李艳二人亲自完成了调试。
下午两点,实验正式开始,各设备全部通电打开,不同的粒子流在高能作用下通过粒子精准放射器纷纷射出,各种传感器的敏感度已到达最高值,各粒子流碰撞猛烈发生,产生了很多之前从来没有注意观察到过波纹涟漪,多频率相互干涉叠加发生。
孔方佳和李艳盯着高超清频辨传感器,首次清晰的看到了以前实验中没有注意到过的不明涟漪的发生,同时观察到出现了本该由超大尺度碰撞才会出现的引力波,完全符合了孔方佳的推论与计算。
接着,孔方佳看了眼李艳,李艳知道,真正的实验重点要来了,李艳开启了高超清频辨干扰器,并按照孔方佳的命令,按顺序点击了多项干扰方式,包括电场、磁场,电磁场、光场、高温、低温、声波等常见方式,最后是以电磁场建立屏障场,但是留有小孔,实现对不明涟漪的以及引力波的单项衍射以及混合衍射等。
这个时候,奇迹出现了,涉及不明涟漪的衍射出现了类似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情况,当双缝实验且不观察时,同时被高超清频辨传感器捕捉到特殊的超出理解范围的频率,其中一部分涟漪发生了性变,与其他波动出现了湮灭并产生了能量,可以判断其频率性质发生了反向转换,成为了类似反物质的性质,以至于与实验室内的其他物质发生了湮灭,并形成了中微子暴动。
这次实验直接产生并观察到了反物质和中微子,大量的数据被记录。
所有的过程都被数据化,所有数据都将由超级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按论文计算模型进行再推演。
八个小时后,当大家从计算机屏幕上看到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