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灯火阑珊处(1/3)
五行聚灵案的阴霾随着赵东来的伏诛和罪证的厘清,暂时从上京城的上空散去。
结案奏报递入宫中,天子震怒之余,亦对穆之等人的当机立断和雷霆手段给予了嘉许。
威远伯府沉浸在悲痛中,但也接受了官方的定论,暂时偃旗息鼓。
林修闲在都察院详细交代了所知的一切后,带着母亲的骨灰坛和一纸象征性的“戴罪立功、暂代镇北侯府事务”的谕令(更多是穆之为了稳定北疆局势的权宜之计),在复杂的目光中离开了上京,踏上了返回北疆的路途。
他知道,等待他的不是荣华,而是沉重的责任和姐姐阿月悬在头顶的利剑。
喧嚣过后,御史府恢复了相对平静的运转,但那份紧绷并未完全消散。
科举在即,狄戎使团也即将抵京,权力的深潭下,暗流依旧汹涌。
这夜,难得清闲。
上元节虽已过,但城中依旧残留着节日的余韵,许多商铺门前还挂着彩灯。
穆之处理完最后一份公文,揉了揉酸涩的眉心,抬眼看向窗外的月色。
这几日阿月似乎格外沉默,虽然她素来话少,但穆之能感觉到,清虚观丹房内与林修闲的那番对话,以及卸下“镇北侯”身份的重担,在她心中掀起的波澜并未完全平息。
“阿月。
”穆之放下笔,声音温和。
“在。
”阿月的身影无声地从书房角落的阴影中显现,依旧抱着她的剑,只是眼神似乎比平日少了几分冰封的锐利,多了些不易察觉的……迷茫?
“闷在府里几日了,出去走走?”穆之提议道,带着一丝难得的轻松,“听闻西市新开了家胡人糕饼铺子,味道尚可。
”
阿月微微一怔。
夜游?这对她而言是极其陌生的概念。
她的夜晚,要么在警戒,要么在追杀,要么在逃亡。
灯火、人群、悠闲的漫步……这些似乎只存在于遥远的、模糊的记忆碎片里。
她下意识地想拒绝,但看着穆之带着浅笑、隐含一丝期待的温和目光,那句拒绝的话在舌尖转了一圈,最终化成一个几不可闻的:“……好。
”
两人换了便服,没有带随从,如同寻常人家的公子与……嗯,更像是带着一位清冷护卫的公子,融入了上京的夜市人流。
夜市灯火通明,人流如织。
各色灯笼悬挂在街道两旁,小贩的吆喝声、孩童的嬉闹声、食肆飘出的香气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烟火气的繁华画卷。
穆之步履从容,偶尔驻足看看路边的精巧玩意儿,或是低声向阿月介绍一两样特色小吃。
阿月则落后半步,紧跟着穆之,身体依旧保持着本能的警惕,目光习惯性地扫视着周围的环境和人群,但紧绷的神经在穆之温和的低语和周围温暖的灯火映照下,不知不觉地放松了些许。
她看着穆之拿起一个憨态可掬的泥塑小狗问她像不像小久,看着他自然地替她挡开拥挤的人流,看着他递过来一块刚买的、散发着甜香的胡饼……一种陌生的、带着暖意的感觉,如同初春的溪流,悄然浸润着她冰封已久的心湖。
在一处售卖精巧花灯的摊位前,穆之正饶有兴致地挑选着。
阿月站在他身侧稍后,目光落在一盏造型简洁、绘着傲雪寒梅的素色宫灯上。
昏黄温暖的灯光透过薄纱,柔和地勾勒着她清冷的侧脸线条,将那常年笼罩的寒意驱散了几分,显出一种近乎脆弱的静谧美。
就在这时,一个高大挺拔的身影,在几名同样身着便服但气质精悍的护卫簇拥下,正从对面的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