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墨池起波澜(3/3)
官、以及涉案嫌疑官员的背景卷宗。
染血的“真卷”抄本和李慕白的血书控诉(由京兆府呈送),就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楚墨渊坐在下首,脸色冷峻:“封锁很及时,贡院所有考卷、誊录卷、草稿,礼部存档的文书,国子监相关记录,都已封存。
张显宗、陈文远及其家眷已被控制。
上官止的侄子上官云,也已拘押在刑部大牢。
杀手用的是军中制式手弩,来源正在追查,但线索指向几个地下黑市,一时难以追踪。
”
穆之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眉头紧锁:“李慕白和王生是关键。
王生自尽,李慕白当众被杀灭口,说明他们触及了核心。
那份‘真卷’是突破口,但仅此一份,对方完全可以矢口否认,说是伪造。
我们需要找到更直接的证据链——试卷是如何被调换的?谁经的手?朱笔记档是否被篡改?还有,上官云那‘中举’的卷子,在哪里?必须找到原卷进行比对笔迹和内容!”
“还有动机,”慕婉儿的声音响起,她也被穆之请来协助分析可能的药物或异常手段(虽然目前看是纯粹的人为舞弊),她补充道,“调换试卷,绝非张显宗、陈文远两人能只手遮天。
背后必然有更大的推手和利益交换。
上官云的功名,只是冰山一角。
还有谁因此受益?谁在科举名单上被‘抬’了上去?谁又被‘压’了下去?这背后牵扯的利益网,才是此案的根本。
”
阿月静静地站在穆之身侧稍后的位置,左手依旧缠着绷带,但身姿挺直,眼神锐利如初。
她的声音带着伤后的沙哑,却异常清晰:“大人,李慕白能拿到王生的‘真卷’,并知道调包给了上官云,说明他们内部有人泄密,或者,他们曾尝试过某种渠道申诉却被压下。
王生自尽的客栈、李慕白的居所,需要立刻彻查,或许能找到他们收集的其他证据或线索。
另外,”她顿了顿,“杀手当街射杀李慕白,嚣张至极,除了灭口,未尝不是一种警告和示威。
大人查案,需万分小心。
”
穆之看着身边这些可以托付生死的人,心中的凝重稍缓,但压力丝毫未减。
他拿起那份沉甸甸的血书控诉,上面的字迹悲愤决绝:
“……十年寒窗,抵不过黄金一锭,家世显赫……同窗血泪,竟成他人垫脚之石……天理何在?公道何存?……”
“天理何在?公道何存?”穆之低声重复,眼中燃起冰冷的火焰,“这公道,本官来讨!这脓疮,本官来剜!”
他站起身,拿起那柄象征着无上皇权的尚方剑:
“楚将军,麻烦你派人,立刻搜查王生、李慕白的住处及自尽客栈!婉儿姑娘,烦请你再细查所有涉案人员近期接触的可疑药物或物品,虽然目前看似人为,但谨慎为上。
阿月,”他看向她,眼中带着关切,“你伤势未愈,留在府中坐镇,梳理各方汇来的线索。
”
“大人,”阿月立刻道,“属下已无碍,可随行护卫!”
穆之看着她坚定的眼神,知道拦不住,只能叮嘱:“务必小心,不可逞强。
”他转向众人,声音斩钉截铁:
“此案,关乎国本,关乎人心!无论幕后是谁,这金榜之下的累累血债,本官定要他们——血债血偿!行动!”
御史府的大门打开,肃杀之气弥漫。
穆之手持尚方剑,带着楚墨渊调拨的精锐御林军和阿月,踏入了这科举舞弊案的腥风血雨之中。
贡院门前的血迹尚未干涸,一场席卷整个大雍朝堂的风暴,才刚刚拉开序幕。
而兰芷苑的月光,似乎也蒙上了一层不安的阴影。
阿史那·城站在廊下,望着远处隐约传来的兵甲之声和压抑气氛,浓眉紧锁,这大雍的浑水,比他想象的更深、更浊。
喜欢衣冠谋冢请大家收藏:()衣冠谋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