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华书柜

首页 足迹
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明朝的名义> 第152章 岁暮安行

第152章 岁暮安行(1/2)

冬至前夜的雪落得细密,给紫禁城的琉璃瓦敷上一层薄糖霜。

    陈砚坐在暖阁里,案头摊着各地送来的年节报喜文书,最上面那封来自延安府,字迹带着炭火熏过的焦痕——想必是书吏在寒风里呵着气写就的。

     “娘娘,这是工部呈上来的河道修缮图。

    ”小翠捧着卷轴进来,鼻尖冻得通红,斗篷下摆还沾着未化的雪粒,“他们说开春后要先疏通淮河支流,只是石料还没备齐。

    ”陈砚接过图纸,见上面用朱砂标出了七处淤塞点,其中宿州段的标记尤其浓重。

    她指尖抚过纸面,想起去年巡查时见过的景象:那里的河床已高出两岸农田半尺,汛期来时,百姓总提着心守在河堤上。

     “让户部从盐税里拨三千两,”陈砚用银簪在图纸上轻点宿州位置,“在宿州设个石料场,就近开采。

    再传信给宿州知府,让他组织百姓编竹筐装碎石,工钱按筐结算,既能备料又能让百姓多些进项。

    ”正说着,窗外传来咯吱咯吱的踩雪声,太医院院判捧着药箱进来,鬓角还沾着雪粒:“娘娘,这是新制的冻疮膏,用鹿油和当归熬的,膏体细润,给边关将士和修缮河道的百姓预备着正好。

    ” 陈砚揭开药膏罐子,一股温润的药香漫开来。

    她想起去年在河间府见到的老农,手背冻得裂着血口子还在地里劳作,便说:“多备些送到义学和工坊,尤其是孩子们,冻疮最是磨人。

    ”院判应着,又递上一本线装的《寒症防治录》:“这是各地郎中汇总的御寒方子,有煮姜汤的配比、铜制暖炉的用法,都写得明白如话。

    ” 午后雪停了,陈砚换上灰鼠皮斗篷,带着两个锦衣卫去了京城的年货市集。

    腊月的集市比往日热闹十倍,糖画摊前围着戴虎头帽的孩童,年画铺子挂满了“五谷丰登”的卷轴,卖糖葫芦的小贩拖着长腔吆喝,甜香漫过半条街。

    走到一个卖冻疮药的小摊前,她停下脚步,见摊主正给一个脚夫涂药膏,手法娴熟得不像寻常小贩。

     “你这手艺是跟谁学的?”陈砚问道,摊主抬头笑道:“是太医院的老神仙教的!去年冬天我在粮仓干活冻坏了脚,就是他们给的药膏,还手把手教了熬制法子。

    如今摆摊卖药,既能糊口,也能帮衬邻里。

    ”陈砚看着他药箱里贴着的“便民药摊”木牌——那是官府统一发放的标识,只有经过三个月培训的医者才能领取。

     转到布摊前,掌柜正给一位妇人挑花布。

    “这匹是苏州新出的‘岁寒三友’纹样,竹枝用的是石青染,梅蕊点了胭脂红,做棉袄最合适。

    ”他展开布匹,墨竹、红梅、青松在米白的布面上栩栩如生。

    妇人却有些犹豫:“会不会太贵了?”掌柜摆手:“不贵不贵,商
热门推荐

书友正在读: 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 通天重生,镇压洪荒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小美人身陷修罗场一心死遁 此去直上青云路 家族修仙,我为镇族神鼎 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 大道仙瓶 让你当伴读书童,你替女少爷考上状元? 玄武:从零开始 倚天:张无忌,阴阳合欢功 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 明朝的名义 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 医圣杨洪一 大明朱棣:好圣孙,汝当为千古一帝! 史上最强县令 笔架叉将军 穿越之原始之路 开局逼我替兄参军,拒绝后打猎养妻! 云起惊鸿客 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大宋枭雄 大明辽国公 绝品仙尊 大唐躺平王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 某某宗弟子修仙日常 族谱太厚怎么办 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 手握剧本后,龙傲天竟成我小弟 英烈传奇 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 明朝的名义 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 三位一体,我即新日支配者 穿越后,我从厂仔变成王爷 神雕:龙女为后,贵妃黄蓉 从综武世界开始逍遥诸天 都市最强战神 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 踏雪寻青梅 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 星极宇宙 世子无双,这纨绔不当也罢!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 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 一剑独尊 剑影书迷之宝藏寻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