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秦越的发现(1/3)
实验室的紫外线灯管嗡嗡作响,在无菌操作台上投下冷色调的蓝光。
秦越的金丝眼镜反射着显微镜的微光,左手无名指上的银色素圈偶尔在灯光下闪烁。
他小心翼翼地用镊子夹起那枚从陆铭西装上取下的袖扣,将它放入离子质谱仪的样品舱。
"第七次重复实验。
"秦越对着录音设备说道,声音因连续工作36小时而沙哑,"样本编号V-7,表面纤维提取物比对。
"
仪器发出细微的嗡鸣,电脑屏幕上开始滚动复杂的分子结构图。
秦越的视线在两组数据间快速切换——左侧是张薇公寓地毯的纤维成分分析,右侧是袖扣表面附着物的检测结果。
他的眉头逐渐拧紧,手指在键盘上敲出一串急促的指令。
"见鬼..."秦越突然摘下眼镜,用白大褂袖口擦了擦镜片,仿佛不相信自己看到的数据。
他调出另一个数据库,输入"时光褶皱书店"的关键词,系统立刻弹出三个月前文化局对那家老书店的消防检查记录——其中包括天花板霉菌样本的化验报告。
实验室的门被猛地推开,林涛带着一身雨水和寒意闯入,发梢还在滴水。
"有发现?"他的声音紧绷得像拉满的弓弦。
秦越没有抬头,只是将两份报告并排推向他:"袖扣上的纤维不是来自张薇家的地毯。
"他的指尖点在屏幕上某个苯环结构上,"这种特殊的纤维素降解产物,只会在特定湿度和温度下形成——与'时光褶皱'书店地下室的环境完全吻合。
"
林涛的瞳孔骤然收缩。
那家位于老城区的二手书店,正是陆铭生前最常去的地方,也是第一个受害者周小雅兼职的场所。
"更奇怪的是这个。
"秦越调出电子显微镜图像,放大袖扣背面的金属接缝,"你看这些划痕的走向。
"他画了个红色箭头,"如果是自然脱落,磨损应该是单向的。
但这些痕迹呈现交叉网状,明显是有人用砂纸反复摩擦后,再浸泡在酸性溶液中加速氧化。
"
窗外的雨滴敲打着通风管道,发出类似摩尔斯电码的节奏。
林涛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与雨声形成诡异的二重奏。
"所以袖扣是被故意做旧后,放在案发现场的?"
"不仅如此。
"秦越打开另一个文件夹,里面是现场鞋印的3D建模图,"我做了压力分布模拟。
"他点击播放键,动画显示鞋印在不同受力情况下应该呈现的形态,"真正的行走痕迹,前掌和脚跟的压力会比足弓部分深20%左右。
但张薇门外的这个..."他调出实际取证照片,"整个鞋底的压力几乎均匀,就像有人把鞋子按在泥地上盖章一样。
"
林涛突然站起,椅子在地面刮擦出刺耳声响。
"监控!"他抓起外套就往外冲,"我需要再看一遍小区监控!"
"等等!"秦越从抽屉里取出个密封袋,里面装着半片烧焦的纸屑,"这是在张薇电脑风扇里找到的。
技术科复原了部分内容,是圣心疗养院1995年的药品领取单,领取人签名被烧毁了,但日期..."他翻转纸片,露出边缘的印刷数字,"7月7日。
"
这个日期像一记闷拳击中林涛的胃部。
7月7日——正是疗养院火灾前一天,也是"7号协议"实验记录被撕毁的那天。
监控室的荧光屏将林涛的脸分割成数十块明暗不等的色块。
他反复播放着案发当晚的录像,眼睛干涩得像是被砂纸摩擦。
屏幕上的"陆铭"戴着口罩和鸭舌帽,低头快步走向张薇的公寓楼。
"停!"林涛突然拍桌,技术员吓得差点打翻咖啡。
画面定格在"陆铭"推门的瞬间。
"倒回去0.5秒,逐帧播放。
"
画面一帧帧前进,戴着黑手套的手伸向门把。
"看到了吗?"林涛的声音因兴奋而颤抖,"他用的是左手。
但所有陆铭的公开照片和视频里——"他调出手机里的资料图,"包括公司签约仪式、高尔夫活动,甚至便利店监控,他都是用右手。
"
技术员推了推眼镜:"可能是镜像翻转?"
"不,你看他手表。
"林涛放大画面角落,"表冠在右侧,说明视频没有镜像处理。
这个人就是左撇子。
"
秦越不知何时站在了门口,手里拿着刚打印的报告。
"更诡异的在这里。
"他将纸张铺在控制台上,"我扩大了搜索范围,发现案发前三小时..."他指向另一块屏幕上的模糊人影,"这个戴渔夫帽的家伙在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