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纸韵人间(1/3)
贞观五年春日,李承乾带着胞弟李泰在东宫庭院放纸鸢。
竹骨棉纸扎成的"玄鸟"风筝掠过廊檐,泰儿拍着小手惊呼:"二哥看!鸢尾巴上的字在动!"原来纸鸢尾翼用竹纸印刷了《诗经》名句,风一吹动便似诗句流转。
乳母抱着刚满周岁的妹妹晋阳公主追过来,小丫头抓着鸢线不放,口水滴在纸鸢背上,竟晕开个小小的"心"形水渍。
书房里,太子少师于志宁正对着纸鸢皱眉:"殿下,《礼记》云'士不戏器',此等玩物恐伤威仪。
"李承乾却递过一卷竹纸版《风筝考》:"于师请看,后汉李尤《风筝赋》早有记载,且此鸢用的是将作监的边角料纸,也算物尽其用。
"泰儿趁机指着鸢身的"贞观纸"戳记:"于师你看,这和我课本上的印子一样!"
早朝归来的李世民恰好撞见这幕。
他接过纸鸢细看,发现鸢身暗纹竟是用磁石粉末印的八卦图,阳光透过时在青砖上投下流动的光影。
"倒是个劝学的好法子。
"皇帝笑着摸摸晋阳公主的头,小丫头突然抓起父皇的玉带銙,在纸鸢背面敲出一串声响——那是李承乾特意设计的"纸鸢八音",不同部位敲击能发出宫商角徵羽。
中书省的政事堂里,岑文本正用竹纸奏折奏对。
突然一阵风过,奏折散落满地,其中一张飘到魏征面前。
老臣拾起细看,发现纸背用淡墨画着个打瞌睡的小官,旁边注:"此臣昨日早朝所见,纸贱故敢写照。
"魏征素来严肃,此刻却忍不住捋须而笑,将纸折成纸船放在茶盏里。
退朝后的偏殿茶歇,李承乾给房玄龄递过竹纸茶帖:"梁国公尝尝此茶,用竹纸包贮,香气不散。
"房玄龄打开纸包,见茶叶根根分明,纸内侧还印着采茶图。
旁边的尉迟敬德却大咧咧地用竹纸擦嘴:"太子这纸比帛巾好用,就是太薄——某能一拳捅破!"说罢真的握拳作势,吓得旁边的许敬宗忙按住他胳膊。
最妙的是"纸谏"制度。
李承乾让谏官们用竹纸写短谏,每张纸限三十字,贴在偏殿的"谏纸屏"上。
一日李世民看见屏上有张谏纸:"陛下昨日宴饮,酒过三巡。
"字迹稚嫩,竟是泰儿所写。
皇帝笑着摘下谏纸,转身对李承乾说:"看来这竹纸,连稚子都敢用了。
"
端午家宴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