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漕运风云(2/3)
。
他明白父亲这是在锻炼他处理朝政的能力,但一连串的事件背后,似乎有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收紧——漕运案、和亲事、世家动作,这些绝非巧合。
三日后,洛阳。
李承乾站在含嘉仓城的高台上,俯瞰着如蚁群般忙碌的运粮队伍。
新任仓监郑德玄毕恭毕敬地跟在身后,不断介绍仓廪情况。
"殿下请看,这是新入库的江南漕粮,颗粒饱满,足额足量。
"
李承乾随手抓起一把米,在指尖摩挲。
米粒看似饱满,但色泽有些异常。
他不动声色地问道:"今年江南雨水如何?"
郑德玄不假思索:"风调雨顺,大获丰收。
"
"是吗?"李承乾突然冷笑,"可孤记得扬州刺史奏报,今夏江淮有涝,稻谷多受潮霉变。
"他猛地将米粒拍在郑德玄胸前,"这些'新粮',至少是两年陈米!"
郑德玄脸色刷白,扑通跪下:"殿下明鉴,下官实在不知..."
"不知?"李承乾厉声打断,"那孤告诉你,这批漕粮在汴州就被调包,好粮进了郑氏粮栈,陈米充作官粮!元仁就是查到此事才遭毒手!"
郑德玄浑身发抖,连连叩头。
李承乾却已转身离去,对随行的东宫卫率道:"封存所有账册,彻查仓中存粮。
另派快马回京,请父皇下旨搜查汴州郑氏粮栈!"
当夜,洛阳行馆。
李承乾正在灯下审阅账册,忽闻窗外一声轻响。
他警觉地抬头,只见一片柳叶飘落案头——这是他与暗探约定的警示信号。
"进来。
"
一个黑影悄无声息地闪入室内,正是派去监视郑德玄的密探:"殿下,郑德玄连夜派人送信去荥阳,还...还约见了吐谷浑使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承乾瞳孔一缩。
吐谷浑使者此刻应该在长安,怎会出现在洛阳?除非...
"继续盯着,别打草惊蛇。
"
密探退下后,李承乾在房中来回踱步。
事情比他想象的更复杂,吐谷浑、郑氏、漕运案,这些看似无关的事件,背后恐怕有一条共同的线索。
他忽然想起历史上贞观五年确实发生过吐谷浑寇边之事,难道这次和亲请求是假,探查虚实是真?
次日清晨,李承乾刚用过早膳,阎立德就急匆匆求见:"殿下,出大事了!汴州传来消息,郑氏粮栈昨夜起火,所有账册付之一炬!"
李承乾手中茶盏一顿。
好快的动作!这分明是毁尸灭迹。
他正要下令,又有侍卫来报:"吐谷浑使者求见。
"
一个身着胡服的魁梧男子大步走入,右手抚胸行礼:"吐谷浑使臣慕容顺,参见大唐太子殿下。
"
李承乾打量着这个自称慕容顺的使者。
历史上慕容顺确实是吐谷浑王子,后来被唐太宗立为可汗。
但此时他出现在洛阳,绝非偶然。
"使者不在长安候旨,为何来洛阳?"
慕容顺不慌不忙:"听闻殿下在此,特来拜见。
我汗愿与大唐永结盟好,若得尚公主,必岁岁朝贡。
"
李承乾注意到慕容顺说话时,眼神不时瞟向一旁的郑德玄。
他忽然明白了什么,冷笑道:"吐谷浑要尚公主可以,但孤有个条件——开放赤岭互市,允许唐商自由往来。
"
慕容顺脸色微变。
赤岭是吐谷浑与吐蕃的交通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