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吐蕃使者(2/3)
可有此事?"
李承乾心头一凛。
好个禄东赞,这是在试探虚实啊。
他故作惊讶:"竟有此事?孤怎么不知?"
"或许是外臣误听了。
"禄东赞微微一笑,"不过西突厥与我吐蕃确有往来。
他们可汗甚至提议,将其女嫁给我赞普..."
李承乾心中暗惊,表面却不动声色:"哦?那赞普意下如何?"
"我赞普尚未决定。
"禄东赞意味深长地说,"若大唐真有和亲诚意..."
"诚意自然有。
"李承乾举杯,"来,为大唐与吐蕃的友谊干杯!"
宴席散后,李承乾立即召来马周:"禄东赞此来,一是探我虚实,二是为和亲施压。
你立即派人去查,西突厥与吐蕃联姻之事是否属实。
"
马周刚走,杜荷又匆匆来报:"殿下!鸿胪寺发现吐蕃使团中混有西突厥人!"
"果然!"李承乾拍案而起,"看来禄东赞所言非虚,吐蕃确实在与西突厥接触。
备马,孤要立刻面见父皇!"
两仪殿内,李世民听完汇报,眉头紧锁:"如此说来,吐蕃是在要挟朕?若不嫁公主,他们就与西突厥联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正是。
"李承乾点头,"不过儿臣以为,禄东赞透露此事,反而暴露了吐蕃的犹豫——他们尚未下定决心与西突厥结盟。
"
"那依你之见..."
"可将计就计。
"李承乾胸有成竹,"假意答应和亲,但提出三个难题,若吐蕃能解,方才许婚。
如此既可拖延时间,又能试探吐蕃实力。
"
李世民眼前一亮:"此计甚妙!哪三个难题?"
"其一,将一百匹小马与母马混在一起,让其辨认母子;其二,用九曲明珠穿线;其三,从三百名着同样服饰的女子中认出公主。
"
"好!"李世民拍案叫绝,"朕这就下旨,三日后在麟德殿设宴,当众出题!"
三日后,麟德殿张灯结彩。
禄东赞带着吐蕃使团准时赴宴,朝中重臣也悉数到场。
酒过三巡,李世民放下酒杯:"禄东赞,朕思虑再三,决定答应赞普的请求。
不过..."皇帝话锋一转,"朕有三个条件,若贵使能当场解答,朕立即许婚。
"
禄东赞不卑不亢:"请陛下示下。
"
第一个难题很快摆上——一百匹小马和母马混在一起,要求辨认母子关系。
禄东赞观察片刻,命人将小马与母马分开关了一夜。
次日放出小马,它们自然奔向各自的母亲,难题迎刃而解。
第二个难题是九曲明珠,要求将丝线穿过曲折的孔道。
禄东赞取来蜂蜜涂在一端孔口,另一端口放一只蚂蚁,系细线于蚁身。
蚂蚁循蜜香穿过曲折孔道,自然带线而过。
朝臣们看得目瞪口呆。
李承乾也不得不佩服禄东赞的智慧——这与历史上文成公主的故事如出一辙。
"第三个难题。
"李世民拍拍手,三百名身着同样服饰、头戴面纱的女子缓步入殿,"其中有一位是朕的侄女,封为文成公主。
若贵使能认出,朕立即许婚!"
殿中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盯着禄东赞,看他如何应对。
只见吐蕃大相不慌不忙,仔细观察每一位女子,最后在一名体态婀娜的女子面前停下。
"这位就是文成公主。
"
李世民惊讶道:"贵使如何认出?"
禄东赞微笑:"公主气质非凡,虽着同样服饰,但举止端庄,步履轻盈,且有淡淡幽香,必是金枝玉叶无疑。
"
朝臣们无不叹服。
李世民也抚掌赞叹:"贵使果然智慧过人!朕说话算话,即日筹备和亲事宜!"
退朝后,李承乾立即被召入两仪殿。
李世民眉头紧锁:"禄东赞如此厉害,恐怕拖延之计难成啊。
"
"父皇勿忧。
"李承乾胸有成竹,"儿臣还有后招——和亲可以,但须满足三个条件:其一,吐蕃须先送质子入京;其二,开放边境互市;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