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百工竞技(3/3)
以制作简易的望远镜;水力机械广泛应用到造纸、冶铁等行业;新式织机在长安工坊投产,效率震惊了整个纺织业。
腊月里的一天,李承乾正在东宫测试新制的单筒望远镜,李泰兴冲冲地闯了进来。
"大哥!成功了!"他挥舞着一块亮闪闪的金属,"格物院按照你的配方,炼出了'锌'!现在可以制作真正的黄铜了!"
李承乾大喜。
锌的冶炼成功意味着货币质量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可以制作更精密的机械零件。
兄弟二人正在庆贺,忽有内侍来报:"殿下,陛下急召!"
两仪殿内,李世民正与几位重臣议事。
见李承乾到来,立即展示了一份奏报:"承乾,你看!扬州工坊上月产出细布十万匹,其中三成销往大食,获利三十万贯!"
李承乾接过奏报细看,心中欣喜。
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创造更多财富。
"父皇,这只是开始。
"他自信地说,"儿臣已命人在广州设立'市舶司',专管海上贸易。
假以时日,海外利润将远超国内。
"
户部尚书唐俭激动地说:"殿下,若照此发展,不出三年,国库岁入可翻一番!"
"不止如此。
"李承乾又抛出一个新想法,"儿臣建议在长安东市设立'交易所',商人可在此买卖货物契约,无需实物交割。
另外,还可发行'飞钱',方便异地交易。
"
这实际上是早期的证券交易和纸币雏形。
李世民虽然不太明白其中奥妙,但基于对儿子的信任,还是点头同意试行。
离开两仪殿时,李承乾遇到了前来谢恩的阎立本。
这位将作少监因为主持格物院有功,刚被擢升为工部侍郎。
"殿下大恩,下官没齿难忘!"阎立本激动地说。
李承乾扶起他:"阎卿不必多礼。
本宫只希望你能继续带领格物院,研发出更多利国利民的器物。
"
"下官定当竭尽全力!"阎立本郑重承诺,"对了,殿下上次说的'印刷机',下官已经有了些想法..."
李承乾眼前一亮。
改进印刷术是他计划中的重要一环,只有降低书籍成本,才能普及教育、传播知识。
"好!明日带图纸来东宫,我们详谈。
"
走在回东宫的路上,李承乾思绪万千。
农业改革已经初见成效,工商业正在蓬勃发展,接下来就是教育、军事等各个领域的改进了。
虽然每一项改革都面临阻力,但他有信心一步步推动这个古老帝国向前迈进。
夜色渐深,东宫书房的灯依然亮着。
李承乾伏案绘制着新的图纸——这是一所综合性大学的规划图,将分为文学院、格物院、医学院、农学院等。
他要在自己有生之年,为大唐打造一套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喜欢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请大家收藏:()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