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继往开来(2/3)
过仔细查看:"效率比旧式提高了三倍?好!先在少府监试用,成熟后再推广。
"他放下图纸,"马卿,你说变革最难的是什么?"
马周不假思索:"既得利益者的阻挠。
"
"是啊..."李承乾望向窗外,"所以我们需要更多的支持者。
"他展开一张名单,"这些年轻官员,都是通过新式科举上来的寒门子弟,思想开明。
我打算逐步重用他们。
"
马周会意:"殿下是要培养新的利益群体,来抗衡守旧势力?"
"不全是。
"李承乾摇头,"我是要给天下人看到,跟着变革走,真的能改变命运。
"
腊月里,长安城张灯结彩准备新年。
在这喜庆的氛围中,李承乾加紧了各项改革的推进。
他每日往返于东宫与三省六部之间,亲自督导各项事务。
同时,秘密召见心腹大臣,部署来年的关键举措。
这日,李承乾正在查阅户部账册,杜荷匆匆来报:"殿下,孙真人求见!"
孙思邈带来一个意外的消息:通过研究大食医书,太医署发现了预防天花的办法——将患者痘痂研磨成粉,吹入健康人鼻腔,可使人获得免疫。
"试验过了?"李承乾眼前一亮。
"三十名死囚自愿尝试,二十八人成功。
"孙思邈的白须因激动而微微颤抖,"若推广全国,可救数十万性命!"
李承乾当即拍板:"立即在太医署设立'种痘局',先在长安试行,再逐步推广。
"他顿了顿,"就叫'人痘术'吧。
"
除夕夜,皇室家宴在立政殿举行。
李世民强撑病体出席,与长孙皇后并坐主位。
李承乾带着弟妹们依次行礼祝寿,连最小的晋阳公主也像模像样地捧着寿桃献礼。
"兕子长大了。
"李世民笑着摸了摸女儿的发髻,然后看向李承乾,"来年开春,朕打算去九成宫静养一段时日,朝政就交给你了。
"
长孙皇后眼中含泪,却强作笑颜:"你父皇操劳半生,该适当休息了。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承乾跪地叩首:"儿臣必不负所托。
"
正月初一的大朝会上,李世民当众宣布由太子监国的决定。
以魏征为首的老臣们虽有疑虑,但看到太子近年来的政绩,也不好强烈反对。
"太子仁孝聪慧,更有开拓之志。
"李世民一锤定音,"贞观盛世需要新的活力,诸卿当全力辅佐。
"
退朝后,李承乾特意留下魏征:"魏公勿忧。
革新不会停,但也会尊重传统。
您编撰的《群书治要》,我已命人加印百部,分发各州县学。
"
这番表态让魏征稍感宽慰。
这位以直谏闻名的大臣最终叹道:"但愿殿下记住,快马易折,缓行致远。
"
接下来的日子如走马灯般忙碌。
李承乾正式接手朝政,但他没有急于改变现有格局,而是继续深化已经推行的改革。
他深知,在这个位置上,他还有更多工作要做。
正月十五的深夜,李承乾独自来到太庙。
烛火摇曳中,他对着列祖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