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惊涛骇浪(3/3)
这场风波背后有着杜周等人的推波助澜,但结果却达到了他想要的效果。
为了安抚卫皇后,汉武帝假惺惺地来到皇后宫中,脸上带着关切的神情。
“皇后,卫伉之事,朕深感痛心,公孙贺父子之死,是罪有应得。
只是这巫蛊之事,关乎朕之安危,朕不得不严办。
如今卫氏一族老弱病,从军中退下,朕知卫家功劳。
你也不要太过伤心,保重身体要紧。
”汉武帝轻声安慰道。
卫皇后泪流满面,心中满是悲愤与无奈。
她知道,这一切都是有人蓄意陷害,但面对汉武帝,她又能如何。
“陛下,卫氏一族对陛下忠心耿耿,公孙家有负圣恩,臣妾实在痛心。
如今卫氏已知卫伉之罪自退,还望陛下能念及往日情分,赦免卫氏一族之过。
”卫皇后跪地哀求道。
汉武帝赶忙扶起卫皇后,说道:“皇后放心,卫氏对大汉有功,朕记在心里。
此次之事,就此作罢,卫氏一族若能安分守己,朕自会保其平安。
”
卫皇后谢恩后,心中五味杂陈。
她明白,卫氏一族虽暂时逃过一劫,但已元气大伤。
而太子刘据,在失去了卫氏一族这一重要支持后,未来的路也将更加艰难。
这场朝堂风波看似暂时平息,但长安城的暗流依旧涌动。
各方势力都在观望,猜测着下一步的局势走向。
而太子刘据,深知自己处境危险,必须要更加小心谨慎,寻找机会,为自己和卫氏一族洗刷冤屈,稳固自己的储君之位。
朝堂之上,李广利带领着一群党羽,神色恭敬却暗藏算计地向汉武帝启奏。
“陛下,如今太子在宫中行为多有失德之处,实应加以惩治,以正皇室之风,安天下民心。
”李广利言辞恳切,仿佛真的是为了大汉江山社稷着想。
汉武帝微微皱眉,目光扫过李广利等人,心中暗自思量。
“哦?卿等所说太子失德,可有真凭实据?太子乃朕之嫡长子,储君之位关乎国本,不可随意诋毁。
”
李广利等人早有准备,纷纷呈上一些所谓的“证据”,皆是些捕风捉影之事,牵强附会地将其描绘成太子品行不端的证明。
汉武帝看着这些“证据”,心中虽有疑虑,但也不禁泛起一丝不悦。
而在宫廷之中,太监苏文等也没闲着。
他们利用在汉武帝身边侍奉的便利,时常在汉武帝耳边吹风。
“陛下,太子近日行事越发张狂,对宫中规矩多有漠视,实在不称储君之位。
长此以往,恐会影响我大汉皇室威严。
”苏文一脸谄媚地说道,眼中闪烁着不怀好意的光芒。
这些谗言日复一日地在汉武帝耳边环绕,如同毒药一般,渐渐侵蚀着汉武帝对太子的信任。
太子刘据本就宽厚仁爱,平日里行事多以百姓和国家为重,却不想被这些小人恶意中伤。
刘据察觉到了周围气氛的异样,也听说了朝堂上李广利等人的弹劾以及宫中太监的谗言。
他心中既愤怒又无奈,深知这些人是想趁机扳倒自己,以谋取更大的利益。
但此时的他,却苦于没有办法立刻澄清这些不实之词。
“这些人如此处心积虑地陷害于我,看来是不会轻易罢休了。
我必须想办法让父皇看清他们的真面目,否则,这储君之位恐怕难保。
”太子刘据在东十博望宛之中,来回踱步,眉头紧锁,心中思索着应对之策。
而汉武帝,在这些谗言的影响下,对太子的态度也逐渐变得冷淡。
他开始暗中留意太子的一举一动,心中的天平在不知不觉间,慢慢向那些诋毁太子的言论倾斜。
一场围绕太子之位的激烈争斗,正愈演愈烈,长安城的上空,阴云密布,仿佛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喜欢铜镜约请大家收藏:()铜镜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