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巫蛊之祸终(3/3)
告知他们。
“如今我们已无退路,汉武帝定不会轻饶我们。
匈奴单于势力强大,我们前去投奔,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他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决绝,同时也夹杂着恐惧。
一些将领面露犹豫之色,但在李广利的威逼利诱之下,最终还是选择跟随他一同叛国。
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李广利带着一群心腹,悄悄离开了贰师军营,向着匈奴的方向奔去。
匈奴单于得知李广利前来投降,心中大喜。
李广利身为大汉的将领,知晓诸多汉军的机密,若能为己所用,必能增强匈奴的实力。
单于亲自出帐迎接,对李广利等人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李将军能来投奔本单于,实乃我匈奴之幸。
今后,李将军就在我匈奴安心住下,本单于定不会亏待你。
”单于笑着说道。
李广利连忙跪地谢恩:“多谢单于收留,广利愿为单于效犬马之劳。
”
然而,李广利叛国投敌的消息传回大汉,顿时引起轩然大波。
汉武帝得知后,更是怒不可遏。
“李广利这逆贼,竟敢叛国,实在是罪大恶极!朕定要让他付出惨痛的代价!”汉武帝下令,将李广利留在大汉的所有亲属全部处死,以泄心头之恨。
太子刘据听闻李广利投敌,心中也是五味杂陈。
他明白,李广利的叛国,不仅是个人的耻辱,更是大汉的耻辱。
而这一切,都源于他们为了争权夺利而策划的阴谋。
这场朝堂纷争所引发的连锁反应,让大汉的局势变得更加复杂,也让太子深感肩上的责任愈发沉重。
长安城的百姓们对李广利的叛国行为更是唾弃不已,大汉上下,无不弥漫着对叛国者的愤怒与对局势的担忧。
汉武帝在盛怒之下,下令将李广利留在大汉的亲属全部斩杀后,心中的怒火仍未平息。
李广利投降匈奴的举动,在他看来是对大汉王朝,更是对他本人最大的羞辱。
他将满腔的愤恨,更多地倾注在了这场阴谋的主谋之一——江充身上。
“江充这贼子,蛊惑人心,挑起朝堂纷争,致使朕险些错怪太子,如今李广利叛国,皆因他而起,实乃罪魁祸首!”汉武帝拍案而起,眼中满是杀意。
很快,一道旨意便传了下去:“将江充九族全部诛杀,一个不留!”一时间,长安城笼罩在一片肃杀之中,江充一族无论男女老幼,皆被缉拿归案,押赴刑场。
江充的府邸被官兵重重包围,昔日的繁华瞬间化为乌有,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哭喊声与求饶声。
随着刽子手手起刀落,一颗颗人头落地,鲜血染红了刑场的土地,江充一族就此覆灭。
而对于小黄门苏文,汉武帝认为他身为宦官,不思尽忠报国,却在宫中搬弄是非,谗言陷害太子,同样罪不可赦。
“将苏文押至横桥,以火刑处置,让天下人都看看,敢对朕和太子心怀不轨者,便是这般下场!”
苏文被押到横桥上时,早已吓得面如土色,浑身瘫软。
他不停地求饶,声音凄厉而绝望,但汉武帝的旨意无人敢违抗。
随着大火熊熊燃起,苏文的惨叫声回荡在横桥之上,最终被大火吞噬。
其他参与这场阴谋的人,也都被汉武帝下令关进大牢,等待着他们的将是严厉的审判。
长安城的百姓们听闻这些奸佞受到惩处,无不拍手称快。
他们目睹了这场朝堂纷争所带来的混乱与伤害,如今看到作恶者受到应有的报应,心中的愤懑也稍得缓解。
太子刘据看到汉武帝严惩这些奸佞,心中对秦风充满感激。
这场持续已久的风波,让他历经磨难,也让他更加明白朝堂斗争的残酷。
他深知,自己必须要更加谨慎,协助父皇治理好国家,维护好大汉的江山社稷。
而经过这场风波洗礼的大汉朝堂,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各方势力都在重新审视自己的立场与行为,长安城在历经风雨后,似乎也在等待着一个新的开始。
喜欢铜镜约请大家收藏:()铜镜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