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有传统,无正宗(3/3)
经孙女提醒,岳宝华伸出筷子。
洋芋饼饼送到嘴边,浓郁的酱香夹杂着若有若无的香气冲入鼻管,嘴里的口水顿时丰沛起来。
洋芋饼饼入口,软弹的面片带着若有似无的脆感。
等等!这个洋芋饼饼让他觉得很熟悉,熟悉到让他想起自己炒的一碗牛河。
“岳宁,这个汤真好喝。
几条鲫鱼就能做出这么好喝的汤,我回去让你婶子也给我做。
”杨福根说。
“福根书记,你刚才没看岳宁是怎么做的吗?你家秀娣厨艺也就比我好一点点,让她给你做这个汤,嫂子铁定问你,睡醒了没?”李巧妹快人快语。
杨福根看向杨大年:“那让你家大年给你做。
”
杨大年端着炒南瓜尖过来,听到提到自己的名字,问道:“说什么呢?”
杨福根接过他手里的炒南瓜尖:“你家巧妹,让你做这个汤给她喝。
”
杨大年伸出手给大家看:“我这十根手指头粗短成这样,也就做做给劳动人民吃的菜。
这个鱼汤麻烦得要命,只有地主老财、资本家这种剥削阶级才会这么折腾人……”
这次来的领导是陪着资本家过来的,李巧妹在桌底下踢了自家男人一脚。
腿被踢了,杨大年低头瞪了自家婆娘一眼:“你踢我干嘛?我最多也就煮个羊肉、炒个洋芋饼饼,你连洋芋饼饼都炒不好。
”
李巧妹夹了一筷子炒洋芋饼饼:“你还真以为自己能炒好洋芋饼饼?也就比我强一些,跟岳宁比,可差远了。
”
这话杨大年可不服,还没坐下就拿起筷子夹了一筷子洋芋饼饼放进嘴里。
吃进嘴里后,杨大年的筷子又伸进那盘洋芋饼饼里翻找起来。
这是什么场合?李巧妹连忙用筷子打他的手:“你吃就吃,翻什么翻?”
杨大年缩回了手,里面就只有青红辣椒、蒜片、鸡蛋,没别的东西啊!他记得所有调料都是自己带的,为什么岳宁炒的就这么香?
这时,岳宁夹了一块羊头肉放在爷爷的碗里:“爷爷,蒜蓉羊头肉是大年叔的拿手菜。
我们西北的羔羊肉不腥不膻,加香料卤制之后,再用蒜蓉烧制,味道很好,您尝尝?”
杨大年等她说完,问道:“岳宁,你洋芋饼饼里放了什么香料?”
“镬气。
”岳宁回答他。
“什么?”杨大年没听明白,“啥气?”
岳宁跟他解释:“猛火快炒带出来的香味,似焦未焦的烟火气,是炒菜的火候。
”
杨大年是乡厨,做的是乡村的粗菜,自然没这么讲究,不过乡村的食材天然新鲜,味道也不差。
什么气、什么火的,也就算了。
岳宝华吃着羊头肉,羊头肉肉皮软烂,肉质细嫩,吃不出腥膻味。
蒜蓉酱恰到好处,没有喧宾夺主,里面的辣椒和孜然又给羊头肉增添了西北的粗犷风情。
他刚才吃的那一口洋芋饼饼,愣是从这个西北特有的洋芋饼饼里吃出了粤菜的烟火气,跟现在这一口羊头肉完全不同。
如果是宁宁来做这道羊头肉,或许味道会相近,但肯定会带着广府的味道。
就地取材,又不丢弃粤菜的风味。
这就是粤菜的“有传统,无正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