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时代的旧船票(2/3)
的事,头都大了。
王经理天天去政府门口堵门,就差没抱着周书记的腿哭了。
”钱斌的语气,带着几分幸灾乐祸,也带着一丝警惕。
“这块骨头,硬得很,谁啃谁崩牙。
咱们可千万别往上凑。
”
江彻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
在他的记忆里,前世的平江百货公司,在苦苦挣扎了几年后,最终还是没能逃过破产的命运。
职工下岗,资产被零敲碎打地变卖,那块位于老城中心最黄金的地皮,也在十几年后,被一个外来的房地产开发商以天价拍走。
而那些下岗的职工,很多人,后来的生活都过得十分艰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老钱,”江彻忽然开口,“你觉得,百货公司现在,真的一文不值了吗?”
“那可不?”钱斌想都没想就回答,“就是一个空壳子,还背了一屁股债。
谁沾谁倒霉。
”
江彻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不。
它还有三样东西,很值钱。
”
“啊?”钱斌愣住了。
“第一,是它的位置。
”江彻的手,凌空对着远方点了点,“那是平江老城区的绝对中心,是几十年商业沉淀下来的龙脉之地。
现在看着衰败,十年后,二十年后,那块地的价值,会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
“第二,是它的品牌。
”江彻继续说道,“‘百货公司’这四个字,在平江的老百姓,尤其是四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心里,就是‘信得过’、‘质量好’的代名词。
这种几十年积累下来的信任,是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
“那第三呢?”钱斌听得有些入神,下意识地问道。
“第三,”江彻转过身,看着钱斌,目光灼灼,“是那一百多个,对百货公司还有感情,还愿意为它流汗的老职工。
”
“一群训练有素,经验丰富,并且对企业有归属感的工人,这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
”
钱斌彻底被江彻的话给震住了。
他眼里的“烂摊子”、“无底洞”,在江总的分析下,竟然变成了遍地黄金的宝藏。
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眼光和格局,让他再一次感受到了那种无法逾越的差距。
“江总,您的意思是……”钱斌的呼吸,变得有些急促。
“去准备一份详细的资料。
”江彻的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我要百货公司过去五年的所有财务报表,资产清单,人员结构,以及债务情况。
”
“然后,替我约一下周书记。
”
“就说,江氏实业,有兴趣,接手平江百货公司。
”
……
三天后,一份厚厚的,名为《关于平江县百货公司收购及现代化改造方案》的文件,被摆在了县委书记周正国的办公桌上。
周正国看着这份方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当江彻提出这个想法时,他第一反应是震惊,第二反应是狂喜。
如果是别人,他或许还会怀疑对方的动机和能力。
但提出这个方案的人,是江彻!是那个一次次创造了奇迹的江彻!
周正国迫不及待地翻开方案。
越看,他脸上的表情,就越是激动,到最后,拿着文件的手,都开始微微颤抖。
这份方案,详尽、专业、逻辑严密,完全超出了他对一份商业计划书的认知。
江彻不仅承诺,全盘接收百货公司的所有在职和退休职工,妥善解决他们的工资和养老问题。
他还提出了一整套,让周正国拍案叫绝的改造思路。
首先,是市场定位的区分。
新的百货公司,将与时代广场形成完美的互补。
时代广场主打年轻、时尚、潮流,面向的是年轻人和新时代的消费群体。
而改造后的百货公司,将命名为“时代百货”,主打亲民、实用、经典,目标客户,就是那些对老百货有深厚感情的中老年顾客。
从针头线脑、搪瓷脸盆,到永久牌自行车、海鸥牌相机,再到本地的土特产和老字号……“时代百货”,要做的,是留住那份属于过去的记忆和情怀。
其次,是管理模式的革新。
江彻计划投入一百万资金,对百货公司进行全面的硬件升级和软件改造。
引入先进的仓储管理系统,建立全新的供应链体系,对所有员工进行系统化的现代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