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万事都绕不开的问题——钱(2/3)
与隐身材料预研’为名立项,资金来源于厂内‘技术革新与风险储备基金’。
”
“该基金由历年厂利润留存、部分特殊型号生产补贴以及……我个人部分技术转让收益构成。
所有资金流转,均有严格账目可查。
”
他目光扫过众人,继续道:
“核心技术攻关,由厂内‘零号’技术团队独立完成。
”
“团队成员背景经过最高级别政审,全程处于保密隔离状态。
研发过程中,未调用任何国家专项绝密项目经费,未涉及任何外部技术引进或合作。
所有关键技术,均为自主突破。
”
他的回答,斩钉截铁,掷地有声。
这是事实,也是他重生以来精心布局、步步为营的结果。
利用307厂相对独立的财务权限和他个人“点石成金”般的技术转化能力(如早期一些“不起眼”但极具市场价值的小发明专利转让),秘密哺育着这个国之重器。
赵老紧盯着李小川的眼睛,仿佛要从中分辨出哪怕一丝一毫的虚假。
良久,他紧绷的面容微微松弛,缓缓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那是震撼、欣慰,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感慨。
他不再追问细节,但显然,后续必然会有最严苛的审计和复查。
赵老的问题刚落地,一位身材微胖,戴着金丝眼镜,气质儒雅却透着精明的领导(主管财政和装备采购的刘副部长)立刻接过了话头。
他的语气温和,但问题却像精准的手术刀:
“小川同志,技术来源清白,这是大好事!”
“国家和人民感谢你和307厂的付出!”
他先定了调子,随即话锋一转,“不过,咱们也得面对现实。
如此国之重器,研发投入想必是天文数字。
”
“方便透露一下,这架原型机,以及后续量产,大概需要多少经费?目前……厂里的‘基金’,还能支撑多久?”
他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眼神却锐利地捕捉着李小川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
钱,永远是绕不开的核心问题。
歼-20再好,没有钱,也只是镜花水月。
这个问题让张卫国等军方将领的心又提了起来。
他们太清楚国家财政的紧张,也知道先进装备的烧钱速度。
李小川微微吸了一口气。
他知道这个问题无法回避,也无法打马虎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刘部长,”他语气依旧平静,但透着一丝凝重,“‘威龙’项目,研发周期长,技术难度极高,涉及大量基础研究和前沿材料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