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归一道主3(1/3)
◎物外烟霞客,尘中求道人◎
越殊在上清观住了下来。
上清观清幽雅致,不受人事纷扰,灵机在世俗界首屈一指,着实是修道的好去处。
何况这里还有一位同道之人。
清源真人修为或许一般,见识却不短,至少做越殊修行路上的引路人是绰绰有余。
而越殊悟性惊人,又不吝分享其种种心得领悟,同样令清源真人受益匪浅,偶尔甚至会生出某些“大逆不道”的想法,譬如先师当年传他道法都不曾如此易懂,先师复生,只怕都得在这少年面前自叹弗如……
转眼就到了鬼市开张的日子。
二人在当天上午抵达万年县。
作为帝京附郭县,万年县向来繁华,又有四海闻名的天行书院,文风可称蔚然。
街头随处可见青衫士子,也有人着道袍、佩竹冠,广袖飘飘,隐隐与周遭格格不入。
寻了一处客栈落脚,清源真人便要出门:“鬼市须待三更,现下时辰还早,老道要去见几位老朋友,道友可是与我同去?”
越殊摇摇头:“旧友相会,岂好叨扰?真人且去罢。
我有一位表兄在天行书院,难得来一趟万年县,正好寻他做个向导。
”
他口中的表兄正是解玉华与方明哲的长子方湛,才十六岁的年纪,已有秀才功名,而今正在书院苦读,备考两年后的乡试。
方家与解家人丁皆不兴旺,这一辈血缘最近、年龄也只差三岁的兄弟俩自小玩在一起,直到方湛去了书院交集才渐渐变少。
方湛腹有诗书,正直磊落,在越殊过往的印象中向来是一位极为称职的兄长。
无论是对亲妹妹还是表弟,他都是关爱有加。
二人最后一次见面还是大半年前,见到越殊的第一面他就颇为惊讶:少年人挺立如松,昔日苍白的脸多了血色,一双眸子湛然有神,眉目之间透着看淡世间一切的气度,再不见昔日的愁云惨淡、形销骨立!
看来这位小表弟终于从双亲辞世的悲痛中走了出来……方湛吊起的一颗心轻轻放下,脸上便也不自觉露出一抹开怀的笑。
在他观察越殊的同时,越殊也在观察他。
他身形比一般书生高大,自幼随母习武,蓝衫仗剑,看上去竟是兼具书香与侠气。
二人一番叙旧,问过彼此这半年来的情况,得知解玉华试图结亲的想法,方湛的剑眉直接拧成了疙瘩:“这怎么可以!”
倒不是他看不上越殊。
须知广安侯府女主人的身份在不少人眼中可是香饽饽嘞!哪怕这一任的广安侯既不能读书科举,也无法建功边塞,还成天沉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