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洛阳长宁(3/3)
正是爱看热闹的年纪,脸上表情稳重,一双眼睛却在四处乱看,听到陈昭的询问,赵云瞬间收回视线故作严肃。
“云亦是第一次来洛阳。
”
陈昭一边比对洛阳街道和脑中地图的差别,记好路以备万一事态不妙也能快速逃出洛阳城,一边随口道:“子龙可趁着这段日子多在洛阳逛逛。
”
“还是先以主公的大事为先,云日后总归还会有机会再来洛阳。
”
赵云一边回答一边注意着马车的安全。
“在洛阳就不可再称我主公了,被旁人听到会生事端。
”陈昭叮嘱。
“那云称您女君?女公子?”
陈昭打量了一下赵云,“也不合适。
”
真定赵氏是常山郡最显赫的豪族了,赵云是真定赵氏的麒麟子,怎么看也不像随从。
“我和赵溪是好友,你和赵溪是堂姊弟,你可以唤我阿姊。
”陈昭脸不红心不跳。
赵云小声反驳:“您十六岁,云十七岁。
”
你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居然还不好骗。
陈昭笑出声:“熙宁,我的字。
若有旁人询问我姓名,你便说颍川陈熙宁,不可提及我的大名。
”
“主公竟有字?”赵云诧异,他头一次知道自家主公有字。
“我刚给自己起的字。
《楚辞》曰君子以自昭明德。
昭为明亮,熙亦为明亮。
”
起字亦有讲究,字和名意思相近,或者意思相反,或引经据典。
陈昭走马观花看着街道繁荣的洛阳城,眼中带着一点说不上来的情绪:“至于这个宁字,方才马车进入洛阳城门的时候我忽然就想到了这个字。
”
乱世之中,皇城也难长安宁。
赵云又不禁问:“您出自颍川陈氏?”
颍川陈氏是和颍川荀氏一样闻名天下的士族,有陈寔这等闻名天下的人物。
陈寔有“梁上君子”的故事广为流传,还曾参与过对抗宦官,是天下士族领袖。
“不是。
”陈昭坦然承认,“但是不妨碍我借颍川陈氏的名头行事。
”
反正这些士族旁支族人这么多,他们哪能谁都认识呢。
至于万一被认出来不是颍川陈氏族人那怎么了,陈氏还敢上门找她这个反贼的麻烦不成?
“子龙也可自称常山赵氏,常山赵子龙,多好听。
”陈昭慢吞吞看了赵云一眼。
赵云猛然记起来自己还没和主公交代过他的出身。
“其实云”赵云一脸愧疚。
“您就是从青州来的贵客吧?”
一道骤然凑过来的身影打断了赵云。
来人声音尖细,面上无须,偷偷摸摸凑上来,和做贼一样。
“正是我,你是张常侍的属下?”
小宦官尖声道:“请贵客随小人来,张常侍待您已久了。
”
宦官引路,带着马车七拐八绕进入一个清幽小院,院内已经有一个面白无须的中年男子在此等候。
陈昭跳下马车,笑吟吟走到张让身边:“昭与常侍神交已久,今日终于见面了。
”
颍川陈氏(被迫背上阿昭扔过去的黑锅):
陈寔:东汉末年党锢之祸爆发,他自愿入狱,获释后参与窦武对抗宦官的行动,事败后隐居家乡。
他以德行冠绝天下,成为一代宗师,其“梁上君子”的故事广为流传。
他的六个儿子中,陈纪、陈谌最为贤达,父子三人被誉为“三君”
陈群:字长文,陈纪之子,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曹魏重臣。
他历仕曹操、曹丕、曹叡三代,提出的“九品中正”制度影响了魏晋整个时期的人才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