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2/3)
和她打擂台都找不到切入点,所以两人面子上的关系一向都还过得去。
“天气凉爽了便带着胤俄出来转转。
”钮祜禄贵妃一打量几个阿哥都齐了,宣贵妃养的两个和宜妃的两个阿哥都聚在了一块。
十阿哥就比九阿哥小上两个多月,两人一年出生钮祜禄贵妃便觉得这兄弟两个有些缘分,现在看到九阿哥白白胖胖的样子更是心生欢喜,她倒是想让十阿哥胖一点,可这孩子似乎有些胎里不足,虽说不至于生病但身量总是小一些。
于是钮钴禄贵妃按捺不住开始主动跟宜妃讨教怎么养孩子。
九阿哥和十阿哥并排放在一起,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咯咯直笑,钮祜禄贵妃看了心想果然这两兄弟是有缘分的。
胤禩凑过去看如今都年岁尚小的老九和老十也忍不住露出笑容,他怎么也没想到他们三个竟然会以这样的方式再次重逢。
“九阿哥和十阿哥倒是都喜欢八阿哥,一看到八阿哥就笑呢。
”宜妃看着并排躺在一起的两个小的冲着胤禩笑地天真烂漫的样子忍不住说道。
文珊心想那能不喜欢吗,这可是他们的好八哥。
这么大小的孩子已经认人了,胤禩一过去他们就笑,胤禛上前就光速变脸瘪瘪嘴要哭的样子。
“……”
莫名其妙被排斥的胤禛有些委屈,心想他是不是不招小孩子喜欢,八弟小时候也是不喜欢搭理他。
“哥你要多笑笑,你冷着一张脸八弟九弟肯定会害怕啊。
”胤禩见不得自家四哥难过,小声说道。
经过胤禩仔细辨别九弟和十弟就是正常的婴儿,之所以看到四哥不笑只能是因为四哥太严肃了,总是板着一张脸,小孩子当然不会冲着他笑。
胤禛绷着脸,小孩子真是麻烦,还要他笑。
“现下宫里的孩子越来越多,真是热闹了不少。
”钮祜禄贵妃感慨。
文珊喝着茶想着可不是嘛,再往下的一两年还有一批孩子要来呢。
这几年可以说是康熙造娃的高峰期了。
康熙二十三年,宜妃再次有孕,定嫔和通嫔也先后诊出身孕。
宜妃此次又生下了一个皇子,序齿是十一阿哥,康熙起名为胤禌,定嫔生下了十二阿哥胤裪,通嫔诞下了皇十女,序齿为四公主。
这三个孩子都平安降生看着也很健壮。
宜妃一连生下了三个皇子而且眼看着都能长成在后宫变地十分扎眼,地位都隐隐压过了由于大阿哥和太子呛声而被连累宠幸不如以往的惠妃。
随着索额图彻底离开朝堂明珠成为了首辅,赫舍里家就越来越焦虑太子的地位,于是平妃思来想去想要抱养一个阿哥以作为太子的助力,十二阿哥一出生就被平妃惦记上了,定嫔出身不高位分也将将可以抚养皇子,她若是想养不是没有机会。
结果定嫔和通嫔两人抱了团,一番操作下来愣是靠着宠爱把十二阿哥给保住了,平妃只能铩羽而归。
本来文珊是最爱听这些热闹的,茶余饭后当电视剧一样追更,而且胤禩在各宫都有人手总能让文珊吃上第一手的新鲜瓜,但这次平妃三人斗地火热文珊却没有心思关注。
因为钦天监算好了日子,胤禛和胤祉要种痘了。
虽然已经给胤禛种过了牛痘但是文珊的心还是悬在半空中放不下来,随着定好的日子越来越近文珊也不得不开始给胤禛收拾东西。
种痘的地方在皇宫旁边一处僻静之地,早早就有宫人们去收拾了出来,封死门窗还要结彩布置,准备供案香桌,文珊送胤禛过去的时候看到别院里的样子哭地泪眼婆娑。
本来她都快把心态调整好了,结果来这一看这仿佛要驱邪一样诡异又隆重的装扮更害怕了。
要种痘的胤禛反而安慰了文珊好一会才被宫人们强行带进去了,因为吉时快要到了不能耽误。
文珊回了咸福宫是茶不思饭不想,胤禩使出浑身解数来哄她都没有用,荣妃也是几乎住在了宝华殿里,日日烧香为三阿哥祈福。
好不容易熬了半月有余才有消息递进来,说胤禛和胤祉种痘都还算成功,胤禛的反应不大,只起了几天热就好了,胤祉要难熬一些,一直断断续续地发热呕吐还没有完全康复。
又过了几天胤禛先回宫了,胤祉还要在别院里再休养几天。
荣妃也来了好几趟向胤禛询问三阿哥的情况,可惜胤禛和胤祉是分开种痘的,自从进了别院两人就没见过,所以胤禛也不知道胤祉如今怎样。
荣妃默默垂泪只能继续在宝华殿日夜祷告胤祉能早日归来。
三阿哥在宫外养了十几天终于回来了,荣妃几乎是喜极而泣抱着就不撒手,看着三阿哥似乎瘦了些开始卯着劲地想给他补回来,还特意跑了几趟咸福宫跟文珊要食谱。
种完痘胤禛就正式入学了,一天到头都在尚书房,上午读书下午练骑射,到了晚膳时分才会回来。
现在从大阿哥到胤禩拢共八位阿哥都已经入了学,虽然几个小的还只是在启蒙但读书也很是用功,儿子们的年龄上来了康熙也会没事就到尚书房转两圈突击检查一下皇子们的课业。
除了五阿哥剩下的还都算是让他满意。
康熙想把五阿哥的性子扳过来都没办法,谁让五阿哥是太后的心肝宝贝大孙子,太后纵着五阿哥只让他学满文,汉字五阿哥不爱学就算了,康熙被一个孝字压在头上也罕见地没了辙。
最后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也不要求五阿哥的学业有多出色,只要乖巧听话就是了。
说起来康熙曾经还试图通过文珊去劝劝太后让她老人家别这么溺爱五阿哥,其他阿哥都日夜苦读,文采武功都拔尖,五阿哥这样懒散,汉字不识几个总归对他也不好。
文珊表面答应着实际去了慈宁宫和太皇太后,太后唠嗑的时候转头就把康熙卖了。
“皇帝这也是没招了才让你来劝哀家。
”太后乐不可支,说:“你不必管他,就说哀家不听你的话,他也不会怎么样。
”
文珊深以为然地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