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零章 局势 (第二更 求花 求订阅)(2/3)
及湖北北部集结,各路都相继冲出重围。
7月下旬,各路大军按命令的路线,全部安全撤抵皖西、豫南地区。
日军沿陇海铁路西进,7月6日占领开封。
为阻止日军前进,老蒋准备下令在郑州东北花园口附近炸开黄河大堤,可是华宇发电给他提出了反对意见。
华老板明确告诉老蒋一旦黄河大堤被炸,将有无数百姓要遭殃;为避免生灵涂炭他希望老蒋把所有国军撤到安徽,湖北一带防御,安心守好武汉。
至于华北以及中原地区的鬼子就让龙卫军来对付。
老蒋接到电报后,认为华宇的方案可行,这样既能保全国军的实力又可以让龙卫军与鬼子互相消耗实力,实乃一举两得。
而后他命令李宗仁率部撤往信阳,阻挡南下湖北的日军。
炸毁黄河大堤的命令取消了,数百万民众的生命也得以保全。
鬼子也不傻,如果一味追着国军打,那么自己的后背绝对有可能会被龙卫军捅上一刀;为此国内军部命令寺内寿一进攻山西以此来拖住龙卫军不让其救援国民党军队。
寺内多次败在龙卫军手下后也学乖了,他并没有直接从晋绥一带进攻,而是调集了十多个师团在石家庄至郑州一线从东南进攻山西。
鬼子占据中原后极有可能进攻洛阳而后向西突破潼关进入关中,为此华宇命令西安杨虎城的第7师火速开往洛阳与当地的国军共同守卫这座古都。
日军的行动让阎锡山慌了手脚,他立刻向华宇发出了求救信号;对此华老板早有心理准备,他按照以前的计划决定放鬼子进入山西,只有把战线拉长了才能更有效的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
华宇让阎锡山的部队暂时驻守太原,他则将张治中的第九集团军派往忻州及晋中,从南北两面拱卫太原;此外戴安澜的山地师被派往了晋南的中条山进行防御。
中条山位于山西南部、黄河北岸,呈东北西南走向,东北高西南低,横广170公里,纵深50公里,它与太行、吕梁、太岳三山互为犄角,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对华宇来说,占之,即可以此为根据地,瞰制豫北、晋南,屏蔽洛阳、潼关。
进能扰乱敌后,牵制并消灭日军兵力;退可凭险据守,积极防御,配合整个抗日战场。
就日方而言,得之,即占据了南进北侵的重要“桥头堡”,既可渡河南下,问津陇海;又可北上进攻龙卫军的腹地。
所以这里乃双方必争之地。
不过好在戴安澜早就派出了一个旅常年在中条山训练,因此在鬼子没有进占之前山地师就牢牢掌控了此地。
鬼子成功的牵制了龙卫军,他们腾出手来开始准备夺取武汉。
日军步步紧*,老蒋不得已又将政府迁往了重庆,武汉的政府机构也开始匆忙转移。
一方面日军在华东和华中的部队开始向江西,安徽,湖北等地集结,另一方面东洋人打算扶持一个傀儡政府与老蒋打擂台,意图在民心与士气上打击对方。
夺下南京后,鬼子到处在寻觅一个符合条件的人选,当然这个目标最终还是锁定在了头号大汉奸汪精卫的身上。
自南京遇刺后汪精卫侥幸保住一条性命,可是他对于“爱妻”陈璧君的死对老蒋耿耿于怀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