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锦绣阁(3/3)
找不到过硬的理由进谏。
锦绣阁的欢声笑语日复一日,朱高炽在温柔乡中愈发慵懒,而太子朱瞻基则在文华殿逐渐熟悉朝政,大明的权力重心,正悄然从锦绣阁转向东宫,只是沉浸在享乐中的老皇帝,对此并未过多在意,依旧在他精心打造的“世外桃源”里,享受着最后的安逸时光。
锦绣阁内夜夜笙歌不断,丝竹管弦之声与欢声笑语交织,从黄昏持续到深夜。
朱高炽彻底沉溺在这种肆无忌惮的人间极乐中,每日被赵贵妃、顾顺妃、王淑妃三位宠妃轮流侍弄,甚至有时被三位佳人一起侍奉。
妃嫔们或柔媚承欢,或嬉闹作乐,常常让皇帝被服侍得浑身酥软,瘫在软榻上动弹不得,苍老的脸上却挂着满足的笑意。
这位老皇帝愈发慵懒,常常累得次日午时才缓缓起身,连洗漱都需要宫女小心搀扶。
他对见外臣之事早已厌烦,觉得大臣们的奏报枯燥乏味,干脆对前来求见的官员避而不见,只在重要节日才勉强露面,穿上龙袍,然后去接受百官朝拜,其余时间全躲在锦绣阁中与妃嫔厮混。
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淮在宫中任职十余年,一直掌管着传递奏折、联络内外的核心事务,最是懂得察言观色。
他眼见皇帝终日沉迷享乐、对朝政漠不关心,太子朱瞻基却在文华殿主持政务、日渐显露权威,敏锐地察觉到权力的天平正在倾斜,太子即将全面掌权,皇权的过渡已近在眼前。
自此,王淮开始暗中为自己铺路。
他借着每日送“大事纪要”到东宫的机会,频频向朱瞻基示好。
每次见到太子,他不仅会详细汇报内阁议定的政务,还会偷偷附耳禀报锦绣阁的近况:“陛下今日睡到未时才起,午后与贵妃在暖阁听曲”“顺妃新制了一曲,陛下很是喜欢”……
甚至连赵贵妃的心腹太监刘安私下克扣宫人月钱、偷偷与外臣传递消息等小动作,都一五一十地告知朱瞻基,将后宫与皇帝的动态全盘托出。
王淮就这样成了连接后宫锦绣阁与前殿东宫、内阁的关键人物,一边在皇帝面前维持着忠心耿耿的形象,一边向太子输送着关键信息,为自己在权力交接中留好了万全退路。
朱瞻基对王淮的“懂事乖巧”颇为满意,深知这位司礼监掌印太监掌握着宫中诸多秘辛,是新朝不可或缺的助力。
一次王淮送完纪要后,东宫只剩下他们两人,朱瞻基屏退左右,私下对他说:“王伴伴跟随父皇多年,办事妥帖,深得他的心。
等将来我继位,定会继续任命你为司礼监掌印太监,继续辅佐我打理内外。
”
王淮闻言激动得浑身颤抖,连忙伏地叩头,声音哽咽地说:“奴才谢太子殿下恩典!奴才定当肝脑涂地,效忠殿下,绝无二心!”额头重重磕在冰凉的地砖上,却丝毫感觉不到疼痛,满心都是对未来权势的期待。
而沉浸在日日狂欢中的朱高炽,对这一切毫无察觉。
他只觉得身体日渐疲乏,却不愿意将原因归咎于“享乐过度”,而是开始频繁依赖太医院的各种滋补药物——人参、鹿茸、乃至各种秘制药丸,以此维持衰老的身体机能。
每当太医劝他“节制享乐、静养身体”,他都笑着摆手:“朕身体硬朗得很,无需多虑。
”
皇帝同样也没有注意到,自己脸颊上的皮肉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松垮下去,手臂上的皮肤早就失去了弹性,现在就连走路都渐渐需要人搀扶,已经露出老态龙钟的疲态。
铜镜里的自己日渐苍老,可朱高炽每次都匆匆移开视线,不愿面对衰老的现实,依旧在锦绣阁的歌舞与酒香中,追逐着转瞬即逝的欢愉,对悄然逼近的生命终点与权力更迭,浑然不觉。
喜欢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请大家收藏:()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