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资治通鉴(2/3)
禹,禹死之前,也是要禅让给益做天子的,但是,他却还是用他的儿子启的人来做官吏。
等到禹老了,认为启的才德不足以为天子,要传位给益。
但是,启的党羽攻打益而夺取了天下。
所以,天下人都说禹虚伪,他的本意就是要传给自己儿子,但是又骗取禅让的美名,安排布置好让儿子自己去取得天下。
现在大王您名义上把国事都委托给子之,但官吏都是太子的人,所以子之治国也是假的,实权还是在太子。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燕王现在已经完全痴迷,于是把年禄三百石以上的官员印绶全部收回,交给子之重新任命。
子之南面行王事。
而燕王姬哙年老,不愿听取政事,反而愿意做臣子,国事无论大小,全部由子之决定。
【胡三省曰】
为之后燕乱埋下伏笔。
赧王元年(丁未,公元前314年)
1秦国入侵义渠,得二十五城。
【胡三省曰】
在上一卷周显王二十五年,秦国已经在义渠设县,以其君为臣,那么秦国是早已经吞并义渠了。
这里又说入侵义渠,是什么缘故呢?大概是当时虽然设县,但只是稍稍侵占其地,还没有完全兼并吧。
这回又占领二十五座城池,那义渠之国所余无几了。
【柏杨曰】
之前义渠已经灭了,可能是这次义渠反叛,引来大军。
2魏国反叛秦国,秦国出兵讨伐,占领曲沃,送回魏国人民,又在岸门打败韩国军队。
韩国送太子韩仓到秦国做人质以求和。
3燕国子之当了三年燕王,国内大乱。
将军市被和太子姬平密谋攻击子之。
齐王派人对燕太子说:“寡人听说太子整顿纲纪,让君臣父子之名义地位回复正常,寡人愿以举国之力相助,一切听您指挥!”太子于是聚集党羽,以市被为将,攻打子之。
没想到未能攻克,子之反攻太子。
双方交战数月,死者数万人,百姓恫恐。
齐王派章子为大将,集结五个大城市的军队,率领齐国北部的民众来攻打燕国。
燕国军队不作战,城门也不关,任由齐军进入。
于是抓住子之,斩为肉酱,又杀死老燕王姬哙。
齐王问孟子说:“有人劝我不要吞并燕国,有人劝我吞并。
齐、燕都是有一万辆兵车的大国,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如此长驱直入,五十天就拿下了,人力是做不到的,一定是天意。
天意要给的,如果自己不取,反而要遭天谴。
先生怎么看?”
孟子说:“关键是看燕国人民高兴不高兴,吞并它而燕国人民高兴,就吞并它,这样的事历史上也有先例,武王伐纣就是。
吞并它而燕国人民不高兴呢,就不要吞并他,历史上也有先例,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但他还是没有攻伐商朝,就是因为民心未到。
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那被伐之国的人民,却端着饭食和水壶来迎接王师,还能有别的什么缘故呢?就是因为他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盼望着得到解放啊!但是,如果新来的统治者更坏,水更深,火更热,那情景就会倒转过来,他们又去迎接其他人了。
”
齐国吞并了燕国,打破了战略均势,诸侯各国开始商量救燕国。
齐王问孟子:“诸侯各国蠢蠢欲动,要攻打齐国,怎么办?”孟子说:“我只听说过以七十里土地的小国行仁政而得天下的,那是商汤的事迹;还没听说过地方千里的大国还害怕别人攻伐的。
《尚书》说:‘盼望贤君来,贤君来了,人民就可死而复苏了。
’如今燕国统治者凌虐其民,大王您派出军队去讨伐他,人民都认为是您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所以端着饭盒水壶来欢迎。
但是,如果您杀了他们的父兄,囚禁他们的子弟,毁坏他们的宗庙,抢夺他们的国宝重器,那怎么行呢!天下诸侯,本来就害怕齐国的强大,如今您的土地又翻了一倍,而不行仁政,那就一定会招来全天下的刀兵了。
大王您赶快下令,释放燕国的老幼,归还燕国的国宝重器,和燕国人商量,为他们设立新君,然后光荣撤退,这时候还可以避免灾祸啊!”
齐王舍不得到手的利益,不听孟子的话。
不久,燕国到处爆发抗齐斗争。
齐王后悔了,想跟孟子商量,又不好意思去见他,说:“哎呀!我真是没脸面去见孟子老师啊!”陈贾说:“大王不必自责,我先去见他。
”陈贾就跑去见孟子,说:“先生认为周公是何等样人呢?”孟子说:“古代的圣人啊。
”陈贾说:“周公派管叔监管商国,结果呢,管叔反而跟商国武庚联合起来叛变。
周公是知道管叔要叛变,还派他去的吗?”孟子说:“他当然不知道。
”陈贾说:“这么说,圣人也会犯错吧!”
孟子听出了他的弦外之音,是替齐王开脱,就说:“周公是弟弟,管叔是哥哥,弟弟没想到哥哥会叛变,这不很正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