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资治通鉴(3/3)
壤的河间之地。
然后独自率领燕国军队,长驱北上,要灭了齐国。
剧辛劝谏说:“齐大而燕小,如今咱们靠着诸侯联军,击破他的军队,应该及时攻取和我们接壤的边城,扩大地盘,这是长久的实利。
现在放着这些能攻下的城池不攻,深入敌境,也不能把齐国怎么样,燕国得不到实利,还和齐国结怨太深,以后您一定会后悔呀!”
乐毅说:“齐王自以为功高盖世,又觉得自己的本事比手下人都大,有事不跟臣下商量,贤良的人都被他废黜了,身边全是阿谀奉承之徒,政令暴虐,百姓怨恨。
如今主力部队崩溃,如果我们乘势攻打首都临淄,他的人民一定会反叛,他内部乱了,齐国就可以拿下!如果现在不抓住机会,等他悔悟自己的过失,痛改前非,开始体恤下属,安抚人民,他们又团结起来了,那就难搞了。
”
于是大军深入,直取临淄。
齐国果然大乱,失去章法,齐湣王直接就跑了,乐毅进入临淄城,把齐国宫廷宗庙的宝物、祭器,全都运回燕国。
燕王亲自到济上劳军,赏赐将士们,并封乐毅为昌国君,派乐毅继续攻取齐国剩下的城镇。
齐王逃亡到卫国,卫国国君把正宫让给他住,供给他所需之物,自己称臣侍候他。
但是呢,齐王还非常不逊,把卫君呼来喝去,真把自己当主人了。
卫国人气愤不过,言语就不好听了。
他只好离开卫国,又先后投奔邹国、鲁国,但他放不下骄傲的架子,邹国、鲁国就闭关不让他进,于是到莒城去。
楚王派淖齿将兵救齐,齐王任命淖齿为齐国宰相。
淖齿看了齐国这形势,产生了一个新想法,他想和燕国秘密结盟,瓜分齐国土地。
于是逮捕齐王,数落他的罪状,问:“千乘、博昌之间,方圆数百里,天降血雨,衣服都被污染了,你可知道?”齐王说:“知道。
”“嬴邑、博邑之间,土地崩裂下陷,地底的泉水都露出来了,你可知道?”“知道。
”“有人在宫门外大哭,到宫门口去看,找不到人,走开呢,又听到哭声,你可知道?”“知道。
”淖齿说:“天雨血沾衣,是天警告你;地裂及泉,是地警告你;人哭宫门,是人警告你。
天、地、人都警告你,你却不知警醒,是不是该杀?”
于是在鼓里将齐王弑杀。
荀子评论说:国家,是天下的利器和权势。
得道者掌握国家,则大安乐、大尊荣,积众美之源,世间所有的好事、美事,全都归你!不得道的人掌握了国家呢,则是大危险,大负累,有还不如没有,到了极端情况,你就是想放弃王位,只做一个小老百姓,也得不到,一定要你死!齐湣王、宋康王,就是这个下场。
所以说,有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
2乐毅听说画邑人王烛很有贤德,下令军队不许进入画邑方圆三十里之内,派人去请王烛。
王烛推辞不来。
燕国人说:“你不来,我们就屠灭画邑。
”王烛说:“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国破君亡,我也不愿苟活,现在又用武力胁迫我。
我与其不义而生,不如慕义而死!”于是把脖子挂在树枝上,奋力跃起而坠下,折断脖子而死。
燕军乘胜长驱直入,齐国城镇都望风而降。
乐毅整顿军纪,禁止抢掠,访求齐国的隐逸贤士,彰显而给予优待,又减轻人民的赋税,废除齐王的暴虐政令,修明善政。
齐国人民都很喜悦。
于是分兵五路,左军渡过胶水到胶东、东莱;前军沿着泰山以东到大海,经略琅琊;右军顺着黄河、济水,屯兵阿、鄞,以连接魏军;后军依傍北海,安抚千乘;中军据守首都临淄以镇齐国。
又在郊外祭祀齐桓公、管仲,表彰贤者所居的闾巷,隆重安葬王烛。
齐国人在燕国被封为君并有采邑的有二十多人,在燕国首都蓟城有爵位的有一百多人。
六个月之内,平定齐国七十余城,都设置为燕国郡县。
3秦王、魏王、韩王在周国首都洛阳会晤。
喜欢岂独无故请大家收藏:()岂独无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