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资治通鉴(1/3)
赧王三十六年(壬午,公元前279年)
1秦国大将白起伐楚,占领鄢、邓、西陵。
2秦王派使者邀请赵王,希望两国和睦,约在黄河以南的渑池会晤。
这秦王邀请会晤,肯定不怀好意,甚至暗藏杀机,之前楚怀王的下场大家都知道。
所以赵王不想去。
但是,廉颇、蔺相如跟赵王商量说:“大王不去,那是显得我赵国弱小和胆怯了。
”赵王于是决定赴会,蔺相如跟随。
廉颇送到赵国边境,与赵王告别时说:“大王此去,计算来回路途及会议时间,不会超过三十天。
如果三十天您还没回来,我请求您允许我们立太子为王,让秦国绝了挟持我王而勒索土地的念想!”赵王答应了。
当初,燕军攻打安平,临淄市掾管理市场的官员田单,正在安平。
他指示他的族人用铁皮把车轴卷起来。
等到安平陷落,人们都正门而逃,但是纷纷因为车轴断了,车散了架,被追兵擒了。
只有田单的铁皮包轴没事,于是逃往即墨。
这时候齐国全境都被燕军占领了,只有莒城、即墨两城未下,乐毅于是合并右军、前军以围莒,左军、后军围即墨。
即墨大夫出战身死,即墨人说:“安平之战,就田单一族人以铁皮包轴,得以保全,可见田单足智多谋,能打仗!”于是拥立田单为将,抵御燕军。
乐毅包围两城,打了一年也没打下来。
于是解围,离城九里筑营,准备采取怀柔政策,下令说:“城里居民出城的,不要抓捕,困难的给予救济,让他们恢复旧业,以安抚新归附的人民。
”这样过了三年,两座城还是没拿下来。
乐毅在最后两座孤城上耗了三年,既不围,也不打,燕国国内就犯了嘀咕了。
有人对燕昭王进谗言说:“乐毅智谋过人,伐齐,呼吸之间就拿下七十余城,现在攻不下来的,就两座城而已。
这不是他真攻不下来,他是故意拖延,想要久仗兵威以服齐人,等齐国人服了,习惯了他的威严,他就会自立为齐王。
现在齐国人已经服了,他之所以还没有发动,是因为妻子儿女在燕国罢了。
但是这齐国美女甚多,再过一段时间,他恐怕也就把燕国的妻子忘了。
大王您要想想办法呀!”
燕昭王听了,召集群臣,置酒大会,把那进谗言的叫来,当众数落他说:“先王(燕王哙)举国以礼贤,让国给子之,本来就不是为了贪得土地以传给子孙,只是所托非人,子之德薄,不能堪命,国人不服,所以造成乱局。
齐国无道,乘我国内乱,害死了我先王。
寡人继位以来,痛之如骨,所以广延群臣,外招宾客,以求报仇!谁能替我报这大仇的,我愿意和他共享燕国!如今乐先生替我攻破齐国,夷平他的宗庙,让我大仇得报,齐国本来就应该是乐先生的,不是燕国的。
乐先生如果能拥有齐国,与燕国并为列国,结欢同好,以抗诸侯之难,这正是燕国的福分,寡人的心愿啊!你怎么竟敢说乐先生坏话!”于是推出斩首。
赐给乐毅妻子王后之服,赐给乐毅儿子公子之服,又配置诸侯国王规格的车马,护卫车队一百辆,派宰相专程护送乐毅家眷到齐国,立乐毅为齐王。
乐毅惶恐不受,上书以死自誓,于是齐国人佩服他的高义,诸侯畏惧他的威信,没人敢谋害他了。
没过多久,燕昭王就死了,儿子燕惠王继位。
惠王做太子的时候,和乐毅之间发生过不愉快。
田单听说了,就使一个反间计,宣称说:“齐王已经死了,乐毅没有攻下的城池就两座而已,乐毅与燕国新王有矛盾,怕被诛杀,不敢回国,所以以伐齐为名,实际上是拖延时间,想自己做齐王。
现在齐国人还没有亲附他,所以他就放缓进攻即墨,等待时机成熟。
齐国人现在最害怕的,就是燕国换别的将领来,那即墨就完了。
”
燕惠王即刻中计,派骑劫为大将,换乐毅回国。
乐毅知道新王来者不善,不敢回燕国,就投奔赵国去了。
燕军将士为乐毅鸣不平,非常愤懑,于是上下不和。
田单下令城中百姓,每天吃饭的时候,都先在庭院中祭祀祖先。
这一到饭点,家家院子里都摆着食物,那周围的鸟全都来了,城市上空盘旋着鸟儿,翔舞而下。
燕军在城外看着奇怪,田单就宣称说:“这是祥瑞,将有神师下凡来帮我!”旁边一个冒失的士卒听了,脱口而出说:“我可以当神师不?”说完觉得不妥,转身就走。
田单把他喊回来,东向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