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资治通鉴(2/3)
到,如果楚国灭亡了,韩、魏就强大了,我觉得大王您的想法真是不周全啊!楚国,是随时可以向您伸出援手的朋友,韩、魏这样的邻国,才是您真正的敌人。
今天大王您相信韩、魏会跟您好,就像当初吴王夫差相信越王勾践一样。
我担心韩、魏对您卑躬屈膝地讨好,而实际上是为解除自己的祸患而欺骗您罢了。
为什么呢?大王您对韩、魏,并没有一丝一毫的恩德,多的是世代的仇怨。
韩、魏两国的父子兄弟,接踵而死于秦国之手,已经十代人了吧!这世上有十代血仇的友邦吗?所以说,韩、魏两国一天不亡,秦国的危险就一天不能解除。
在这种形势下,大王您还要出资把他们武装起来,和他们联盟攻楚,不是大错特错吗?再说了,要攻打楚国,走哪条路啊?从哪儿出兵啊?您是不是得向韩、魏借道啊?向仇敌借道,我担心兵出之日,您的大军就回不来了!如果不向韩、魏借道,您走哪条道呢?那就只能进攻随水西岸,那一带,都是没有人的地方,只有大山、大水、山林、溪谷,那大王您有攻楚之名,却没有得地之实惠。
再说,大王您攻楚之日,韩、魏、齐、楚四国必将全国动员。
秦楚交战不休,魏国跟您一起打楚国,您在穷山恶水里打,魏国则攻打留、方舆、铚、湖陵、砀、萧、相,这些之前宋国的土地,就全被魏国吞并了。
齐国也趁火打劫啊,它也南下攻楚,泗上之地就归它了,这些都是平原四达膏腴之地,如此,恶战的是您,得利的是魏国和齐国。
战争结束,天下最强的就是魏国、齐国了。
我替大王您考虑,不如和楚国亲善。
秦、楚联盟以威慑韩国,韩国一定屈服称臣,大王再以崤山之险,黄河沿岸之利,威逼利诱,韩国就降格为秦国的关内侯,藩属国了。
大王再出十万兵戍守韩国国都新郑,则魏国心惊胆寒,许邑、鄢陵都要闭城固守,上蔡、召陵交通断绝,如此,魏国也不能主权独立了,也成了秦国的关内侯。
大王与楚国交好,就能在关内臣服两个万乘之主,再把手伸向齐国,齐国西部地区就可拱手而取。
这样,大王的国土,东到东海,西到西海(青海湖),约束天下诸侯,燕赵和齐楚,都被秦国隔绝,然后危动燕赵,直摇齐楚,这四个国家,不必流血,就自动降服了。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黄歇一番宏论,把秦王说动了,告诉武安君,谢绝韩、魏,伐楚计划取消,礼送黄歇回国,约亲于楚。
赧王四十三年(己丑,公元前272年)
1楚国以左徒黄歇随从太子芈完到秦国做人质。
【胡三省曰】
上一年,秦王欲与韩、魏联盟伐楚,黄歇上书制止了他,秦王改变政策和楚国交好。
黄歇回国汇报,于是楚王派黄歇随从太子到秦国做人质。
为之后楚王病重,黄歇协助太子逃回楚国埋下伏笔。
2秦国置南阳郡。
3秦、魏、楚共伐燕。
4燕惠王薨。
子武成王立。
赧王四十四年(庚寅,公元前271年)
1赵国蔺相如率师伐齐,打到平邑。
2赵国负责收田地租税的田部吏赵奢收租税。
平原君家不肯出。
赵奢依法治国,杀了平原君家用事者九人。
平原君怒,要杀赵奢。
赵奢说:“您在赵国是贵公子,如果您纵容自己家不奉公守法,那法律的尊严就没有了。
法律被削弱了,国家就被削弱了;国家弱了,其他诸侯国的军队就打过来了,那赵国就没了;赵国没了,您的富贵在哪儿呢?以您的尊贵地位,您奉公守法,则上下公平;上下公平,则国家强大,国家强大,则赵氏江山永固;赵氏江山永固,您是王室贵戚,您在天下的分量还能轻了吗?”
平原君被他说服,认为他很贤能,把这件事跟赵王说了。
赵王就任命赵奢负责全国赋税,结果国赋太平,百姓富足,国库也充实。
【胡三省曰】
赵奢是赵国名将,但看来他的大才,可不只是治军,还能治国!
2穰侯魏冉推荐客卿灶给秦王,秦王派他带兵伐齐,攻取刚、寿两座城邑,用来增加穰侯封地陶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