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大反派与投资人 家国情怀(1/3)
第二天,陆恒和林雪梅带着山货,敲响了苏军长的家门。
老太太亲自来迎的门,一看两个年轻人大包小包,提着东西,张嘴就埋怨:“说是来闲坐一会儿,怎么还带东西来?”
林雪梅也不见外,走进屋,放下袋子,袋子里露出沾着泥土的野果野菜:“自家叔伯上山采的,不是什么值钱东西。
”
老太太立刻收了埋怨,自己走上前来,一样一样的翻看:“上次吃你的席,跟你奶奶我们两个人,还聊起了这些东西。
”
看着看着,又是喜欢,又是叹息:“哎!这几样东西,我多少年都没见着了。
也就是有时候做梦,还能梦见。
”
林雪梅笑着安慰她:“以后就好了。
咱们有固定供货渠道,我定期给您送。
”
“有这事?怎么回事?快说说!”老太太又惊又喜,开了笑脸,才跟陆恒寒暄了一句:“小伙子,随便坐。
”
林雪梅和陆恒坐在沙发上,老太太倒了茶,陆恒沉默着喝茶,听着林雪梅跟小刘一样绘声绘色,把自己和军区医院商店柜台合作的事情,说了一遍。
当听到两个村子都被动员起来作为供货方,老太太来了劲,一拍大腿:“雪梅这个事儿,办得好!山里人,日子苦啊。
我几年前回去过,都看在眼里。
现在你办的事儿,能给他们贴补家用,大人孩子打个牙祭,苦日子能有甜头,有盼望,也就看见亮光了。
”
林雪梅深以为然,点点头。
自己要是没有陆家这门娃娃亲的事,一直在三道沟村,后妈手下吃糠咽菜,还指不定晕了几回,说不定都撑不到嫁王喜。
老太太又兴奋又激动,追问起了细节,问题一连串:“这个想法好,可事情进行的怎么样了?开始了吗?有没有什么困难?”
“刚刚开始,有困难的话,我再找您求助。
”林雪梅直想笑,没想到老太太这么心急,满腔的热忱。
老太太的热忱还不止于此,她沉吟一下,果断做了决定:“这个事情这么好,我不能空口白牙的站在一边,空喊一句好。
我掏点干货。
我那补贴,一年到头的用不上,在银行存着也是没什么用,你这个事情,我投一股。
”
林雪梅喜出望外。
今天本来是答谢老太太对自己好,没想到,给乡亲们拉来了投资。
这样一来,商店柜台的吕爱萍不用自己垫付预付款,事情操作压力小了很多。
而且,这种模式就可以向外推广,扩展到其他的店面柜台,原来的国营商店、供销社,都可以参与。
先期成本有人垫付,只是借用现成的柜台销售,无本万利,谁能不愿意?谁能把钱往外推?
而供货那一端,则可以吸收更多的村子,更多的村委会和社员村民,能被动员起来,参与其中。
何止是三道沟和四姑娘岭,影响力可以扩大到全乡。
到时候,让爷爷林满堂牵头张罗,父亲林有富负责具体环节,一家子人,都有事情做了。
而且,有这位老太太出干股,是德高望重的离退休老革命,也是谈合作的时候,最实在的信用和背书了。
这个事情着实不是个小事,她真想好了?豁出去了?
林雪梅看定了军长夫人:“奶奶,我又要拿您的钱,又要用您的名誉,您信得过我?”
老太太叹一声:“你要问起这个话。
这些年,趋炎附势的人想尽办法来到这门口,被我拿扫把赶的出去得有多少?丫头,我实话跟你说,我是不太敢信人了。
可是咱俩的缘分,不同。
”
林雪梅见老太太说着说着,动了情,把身子凑近了一点,仰起脸,专注倾听。
“不管平常我是谁,多少人往我跟前凑,那天我躺在病床上动弹不得,就是个无依无靠的孤老婆子,隔着帘子,你能听见我声音不对,为我跑前跑后。
丫头,你眼里能看得见别人,心里能装得下别人。
我这一辈子出生入死,见过的人多了,你这样的人少见,少有。
我信你。
”
陆恒本来面无表情,随意饮着茶,老太太这一番话,他微微动了容。
林雪梅这样的姑娘的确很少见,很稀缺,老太太和他在这一点上,英雄所见略同。
“我别光说空话,这就回屋去,给你拿存折。
”老太太察觉自己今天话有点多,及时收住了话匣子,不等答话,转身进了里屋。
林雪梅一抬眼,发现陆恒的视线落在自己身上,忍不住一歪头,小小的得意一下。
陆恒心口一跳,别开了视线。
从他认识她,就见她大方镇定,十分端庄。
这是第一次在他面前,露出小孩子撒娇的神态。
林雪梅对于陆恒的反应毫无知觉,自顾自转开了视线,四下随意打量。
她一进屋,就发现老太太家里跟陆家不同。
陆家,因为女主人乔远香是留学苏联归来,屋里颇有一些洋派的东西,留声机,希腊雕像,还有几幅俄罗斯风格的油画。
老太太家,虽然是一军之长的高位,但屋里的那股朴实劲儿,乍眼一看,跟林家祖屋差不多,老火盆,针线笸箩,这种乡下生活老物件,居然还有。
城里生活完全用不上,想必摆着看,也是个念想。
四下张望中,就见老太太手拿存折,快步从里屋走出来,交到她手上。
林雪梅没有再推辞,站起身来,双手接过了这份沉甸甸的信任。
正经大事办完,林雪梅心里感概未尽,重新捧起了茶,坐到老太太身边:“您这是人在城里,心和魂都留在了山沟里,乡下土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