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小甜水换汇计划(1/3)
1950年四月二十五日。
这是李锐穿越到1950的第二个月了。
破晓基地周围已将一般的民房改造,并且做了封闭。
这里越来越有一个基地的样子了。
这两个月来李锐做了很多事情。
不仅仅是让基地内的科研工作者们查阅各种资料,计算各种麻烦的难题。
同时还为扫清新建设新中国的阻碍而出了不少力气。
比如说全国目前展开的轰轰烈烈的剿匪运动。
李锐花了时间收集整理资料上交中央军委。
中央军委再三核实消息的准确性,并且进行了一些小规模的战斗确定这份资料的准确性后。
军委下发给了各省的剿匪总指挥们。
按照这份李锐提供总结出来的资料,各个将军们有如神助。
往往是那些土匪们还没弄清楚怎么回事就被消灭了。
最近一个月北平的报纸天天都在报道某地又剿灭了一窝土匪之类的新闻。
整个新中国的剿匪速度以一种加了十六倍快进的速度在推进。
那些盘踞在山头的土匪和蒋匪军都纳了闷了,这共军真的变成天兵天将了?
怎么自己藏什么地方他们都知道?而除了剿匪之外,李锐还整理了一大批武器设计的图纸上交了军委。
轻武器从五六半到八一杠,这些都是能在网络上找到详细资料的。
具体军委选择什么枪支生产,那就让各部委开碰头会,选一个最适合当前中国生产的武器出来。
重武器如五九坦克、六二坦克等参数图纸也能找到,虽然不是很全,但也很有用了。
还有一些五六十年代算是很先进的牵引榴弹炮的设计图,早期的喀秋莎设计图等等。
这些都一股脑的上交了。
具体怎么选择,如何同苏联谈判获得专利许可等事项让中央军委的头头脑脑们去头疼吧。
1950年的新中国,除了吃饭问题、剿匪问题、和即将到来的抗美援朝问题之外。
最重要的一个就是经济问题。
而经济问题是伴随着新中国诞生最重要的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直接影响了后续的十年与知青下乡、大炼钢铁等等后世为之诟病的问题。
很多人把这些问题简单粗暴的归咎于政治问题上,这是一种不负责任且不讲历史经济与新中国现实状况的做法。
而且新中国的自我造血能力是有所缺失的。
她几乎没有办法从外部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