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全盘考虑(2/3)
0年,这俩家公司已经在欧美市场站稳脚跟。
他们有营销吗?有,但靠的可不全是营销。
这个年代他们拼的还是口味。
全世界其他国家也有各种饮料厂,为什么最后全输了?说到底口味不如人家。
因为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是最早重视食品科学的饮料公司。
他们在不断的改良自己的配方,改良自己的口味。
而李锐之所以想要开汽水厂甚至后续的零食厂,他是有自己的考量的。
首先汽水厂和零食厂的技术门门槛较低,最大的技术门槛就是现在还没被现在化学家发现的一些化学成分。
只要有后世带来的化学配方,那就可以模仿到后世零食八九成的味道。
第二则是生产成本很低,后世一瓶可乐卖三块。
其中最大的成本是用来包装的塑料瓶或易拉罐。
第二大成本是饮料里的水和运费,至于其他的东西成本几乎可以忽略。
这是一个利润高而成本低的产品。
第三,生产汽水几乎不占用中国的口粮,甚至可以不使用蔗糖而全部使用阿斯巴甜类的代糖制作。
就算是后面生产薯片和膨化食品,那也只需要极少的口粮。
第四,这些加工厂一旦成立,那就能扩大城市就业岗位。
而城市制造业岗位增多则可以拉动相应的服务业岗位增加。
第五,如汽水厂这样的产业一旦落地,并且能抢占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市场。
那么国内的汽水厂就可以盘活上下游产业。
从包装印刷到化学制备,一条龙的效应就会显现出来。
第六,以上种种都能顺利落实的话,那么势必会让城市产业工人数量变多。
而工人变多则相应的可以扩大内需。
外贸这种事情从来都不是单纯的计算盈利多少,而是要全盘考量。
如今李锐的身份已经是破晓基地的主任,享受部级待遇的干部。
他已经带入自己的角色,考虑问题需要从国家层面出发。
而不是从一个时空倒爷的身份考虑,怎么样才能赚更多钱。
因为对于国家来说,只有工厂里炼的钢,农场里长的稻穗才算是财富。
钱最终是要花出去落地的,不然对国家来说只是一堆废纸。
这年头其实中国也有自己的饮料厂。
李锐这次就带来了。
“天津那边生产的山海关汽水。
”李锐将一个玻璃瓶装的汽水拿了出来。
后世北平那大名鼎鼎的北冰洋汽水现在还没诞生,华北这一带的汽水大哥大是天津的山海关汽水。
李锐起开瓶子,给三位领导人各倒了一杯。
毛主席他们又都喝了一口,喝完之后皱起了眉头。
“我知道山海关汽水,我当年在天津的时候还喝过。
那时候还觉得挺好喝的。
现在喝着怎么感觉变味了啊?”
周总理的剑眉都皱在一起了。
“他们是不是改配方,以次从好了?”李锐呵呵一笑:“周总理,这还真不是山海关汽水厂改配方了。
主要是大家刚刚喝了后世的汽水,品味一下子就提高了。
好和坏都是只有通过对比才能知道的。
”
现在这年代,所有的汽水厂有一个算一个,喝起来都有一股廉价的香精味。
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