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胡同里鸡肉飘香(1/3)
(前面写白羽鸡的时候写了肉粮比接近一比一,这是我的笔误。
我查资料的时候把我国新研制的白羽鸡肉粮比1:1.517看成了1:1.157。
这里修正一下,白羽鸡的肉粮比是接近1:1.5。
)
1950年的中国还并不是使用票证的时代。
那些老一辈记忆中的粮票、布票等票证还未在这个时代出现。
票证时代的到来是一直到1955年才诞生。
如今的中国还是一个市场经济自由交换的时代。
目前新中国是一个国有经济和私有经济并存的时代。
国营供销社还不像之后的几十年,成为人民购物的唯一地方。
目前的国营供销社还没有掌握全部的生活物资的采购和售卖。
供销社还需要和很多私人企业进行竞争。
平日和平里供销社虽然说还可以,但是却从来没有向今天这么火爆。
排队的人群从店门口一直长长的排出去好几十米,有数百人在那排队。
供销社的服务员不得不拉起一条线,省的有人插队。
今天和平里供销社之所有有这么多人排队,那是因为大家都听说国营供销社上了一批很便宜的鸡。
价格只有传统土鸡的三分之一。
这可是天大的便宜啊,所有人都怕来晚了买不着了。
“所有人只能买一只,不能挑选,社员拿哪只是哪只!”站在板凳上对着排队人群高声呼喊的供销社社长喉咙都快冒烟了。
排队的人太多了,不可能让这些人和在菜市场买菜一样挑挑选选,一只鸡选十分钟。
要是那么选下去的话,供销社能堵的水泄不通,其他的生意不用做了。
供销社社长喝了一口社员送来的茶水,再次站上板凳高声呼喊:“国家新培育的白羽鸡,这种鸡不适合炖汤,适合红烧吃肉。
”
站在板凳上的供销社社长反复的再喊这几句话。
还有就是提醒后面的人不要插队,要是插队就取消他们买鸡的资格。
这一次北平郊区的白羽鸡场给全北平提供了三千只活鸡。
和平里供销社负责分销其中的三百只。
供销社长原本以为会很难卖,因为现在市面上的鸡肉价格并不便宜,全北平能吃得起活鸡活鸭的人还是少数的。
目前市面上一斤鸡肉的价钱大约等于十斤粮食的价钱。
这是平民消费不起的高档食物。
毕竟就现在的北平也不是所有人每天都能吃饱饭的。
现在鸡肉卖的贵主要是因为成本问题。
传统中国原生黄羽鸡风味比白羽鸡好很多,但是生长周期慢也是不争的事实。
白羽鸡出栏只需要四十五天,而黄羽鸡就算是科学化养殖最少需要七十天才能出栏。
而且这还是后世经过多代培育优选过的快壮型黄羽鸡。
后世那种为了追求风味而培养的慢肥型黄羽鸡更是要养一百一十天才能出栏。
现如今农村散养的未经优化过的黄羽鸡至少需要养半年才能出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