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大结局)(3/3)
战略中的一环。
中国的企业要能一点点的走出去。
这是李锐和曾培红、江明等人一起研究的战略。
现在处于冷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立。
这其实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如果是元时空的后世,苏联解体之后,中国想要在国外迈出自己的脚步,那就需要和一众跨国资本进行竞争。
那可就不是容易的事情了。
但是现在因为是和社会主义的同志做生意,所以很多时候很多事情虽然有掣肘,没办法完全按照商业逻辑来。
但是也正是因为不需要完全按照商业逻辑来,所以才能完成一些事情。
可谓是有利有弊吧。
切·格瓦拉对着托里霍斯说道:“不管是标准果品,还是雀巢咖啡,亦或者是什么其他的美国公司,他们是非常不乐意我们开起来这样的饮料公司的。
”
托里霍斯将军点点头:“会抢生意,对吧。
”
“对的。
”切·格瓦拉非常严肃的点头:“会抢很多生意!”
……
古巴。
中国和古巴合作建设的饮料厂,山海关汽水(古巴控股分公司)已经在早就选定的位置建设。
并且已经完成了一期的建设。
厂长陈来福,没有想到,自己四十多岁了,还能从中国跑来古巴干这事儿。
陈来福的经历也算是传奇了。
早年山海关汽水公私合营的时候,陈来福就作为技术人员兼政工干部参与其中。
伴随着天津的山海关汽水一起成长起来。
后来又因为国家高瞻远瞩,可能预测到了三年自然灾害,所以调去了海南食品厂,参加了幸福食品厂的建设。
当政工厂长。
这也算屡立功勋了。
在之后,陈来福以为自己会在海南的位置上干到退休,毕竟都四十多岁的人了,也没什么好折腾的了。
老婆年纪不小,孩子也在读大学了。
谁能想到,组织上找他谈话,说国家需要你。
他就远赴万里之遥,来到古巴,帮助古巴的兄弟一起来发展经济建设了。
在古巴建设饮料厂,还真的是陈来福没有想到的。
不过来到古巴实地考察,并且尝试了几个样品之后,陈来福觉得贸易部的领导们的决策是正确的。
原因很简单,古巴的蔗糖资源丰富,他们制作饮料,口味极佳。
这和国内还不一样,国内现在的饮料添加的都是糖浆。
用的是生物制糖法,分解出来的糖浆是果葡糖浆。
果葡糖浆甜度高,又因为国内掌握生物制糖法的技术,所以价格低。
但是在甜度和回口上是没有纯蔗糖添加的饮料好喝的。
作为一个食品厂厂长,也是在饮料厂干过的人,陈来福很清楚这一点。
蔗糖的风味物质就是比果葡糖浆来的醇厚有韵味,果脯糖浆类似于死甜。
不能说果葡糖浆不好,只能说蔗糖更加优秀。
这是两种风味的问题。
当然,不管是果葡糖浆还是蔗糖,这些东西都是真糖,吃起来其实是没关系的。
虽然说是会让让胰岛素工作啥的,但是都属于食物的范畴,只要不过量就好。
按照陈来福在饮料厂和食品厂的经验,糖浆总是要优于代糖的。
只有糖浆不够的情况下,才会使用代糖来压缩成本。
如果可以,最好还是使用真糖。
要是陈来福能知道元时空的后世有一大批饮料厂打出广告【0蔗糖】作为一种宣传,把没有蔗糖当噱头。
也不知道这位饮料厂厂长会不会半夜气笑来。
没有蔗糖,一堆代糖,反而是他们宣传食品安全和不会长胖的卖点了。
蔗糖只是让人胰岛素多分泌一些,血糖高一些。
长期食用代糖可是要让人的代谢功能都出现问题的。
而在古巴这里,自然是不需要使用代糖,有足够的蔗糖可以用。
中古两国修建的饮料厂,要做的东西可是很多的。
由古巴出面,直接收购了中南美洲不少国家的咖啡豆。
让原本美资在中南美洲一家独大的情况变小了。
而这些咖啡豆被送进古巴进行深加工。
饮料厂下面有单独的烘豆车间。
这些咖啡豆按照品质分成不同级别。
最高等级的直接做成意式咖啡豆或者是SOE咖啡豆。
直接提供给咖啡厅和家庭咖啡馆使用。
等级次一点的被拉去深加工,成为速溶咖啡使用。
直接和雀巢的速溶咖啡打擂台。
而等级更低一点的则是直接拉去做饮料去了。
因为可乐里面是需要添加咖啡因的。
而且有了足量便宜的咖啡豆供给,山海关汽水还可以直接做咖啡口味的可乐了。
不仅仅是咖啡口味的可乐。
还有直接出咖啡饮料。
之前山海关汽水就有在这方面做预研发。
只不过中国云南的咖啡豆数量不足,生产的主要是用来做生豆。
供应东欧的国家都不够。
即便是越南和印尼可以生产咖啡豆,但是他们目前的产量也不足。
印尼是基础建设太烂了,越南是之前打仗伤害太大了。
所以山海关饮料的咖啡饮料虽然有做,但是数量一直很少,只是少量的卖去苏联。
连中国都没得卖,因为中国喝咖啡饮料的人本身就少。
而到了中南美洲,这就不需要为了咖啡豆和糖而忧虑了。
当饮料厂建成,大量的瓶装拿铁饮料直接进入市场。
这种调味比很多咖啡厅更加稳定,甜度和香味更好的瓶装饮料,凭借性价比和口味优势直接开始攻城略地。
同时中古合资的速溶咖啡也在直接挤占了雀巢咖啡的市场占有率。
还有在古巴的深加工工厂,直接开始搞各种汽水和软饮。
在和美国各大资本争夺中南美洲的利益。
原本美国自以为安稳的后花园,一瞬间就是后院起火。
整个南美饮料、咖啡市场,加起来一年也是超过五十亿美元的巨大市场。
原本美资可以安稳的收割,从生产到销售,都是躺着赚钱。
现在好了,躺不住了。
一年不到的时间,从古巴开始,中古饮料厂已经撕下美资三分之一的市场。
现在不管整个美资都坐不住了。
番外篇:多收个三五斗(上)
番外篇之四
饮料、糖、农产品深加工。
这些东西原本应该是中南美洲的王牌项目来的。
但是因为欧美资本集团,主要是美国资本集团对中南美洲的掌控,导致了原本中南美洲可以发展起来的情况,也变成了发展不起来。
因为深加工的东西都在欧美资本的手里,他们发展个屁啊。
就比如说元时空后世的墨西哥。
美国疯狂收割墨西哥的牛油果,牛油果一年的市场高达五十亿美元。
这可是单一水果的规模。
而墨西哥的牛油果种植完全被墨西哥的黑帮和地方政府的土皇帝牢牢把持着。
可想而知,这里面有多大的利润了。
而为了这些牛油果,墨西哥要付出什么呢?牛油果农民穷的要死,被黑帮和资本以及地方集权政府三重剥削。
如若不从,轻则打死,重则灭门。
在这方面,墨西哥的牛油果农快要退回奴隶制了。
嗯,拥有自己土地的奴隶。
说起来好像很魔幻,但确实是如此。
毕竟他们虽然拥有土地,但是却不拥有自己生命财产的安全啊。
而除了对普通牛油果农的压榨之外,还有对墨西哥水资源的压榨。
一颗成年牛油果树,一年需要消耗四个奥运会标准泳池的水量。
大量的牛油果开始和人抢水喝。
导致了墨西哥的人买饮料比买水还便宜。
这样又能剥削一遍了。
最后,牛油果是生果卖去美国,会在美国进行深加工。
不管是牛油果酱,还是其他的牛油果深加工产品,亦或者是宣传很健康的牛油果油等等。
这些东西加在一起,又是另一层利润了。
而牛油果仅仅只是中南美洲众多产业的一个缩影。
其他的香蕉、咖啡、矿产等等都是如此。
每一个都被盘剥的很严重。
因为美国是无法容忍在中南美洲出现一个真正的工业化国家。
而像古巴这样,中国援助制糖、雪茄、饮料等技术给古巴,并且投入了初期的起始资金之后。
古巴就能慢慢的滚雪球发展起来。
因为对于古巴这样体量的国家来说,有糖、雪茄、饮料三个支柱产业,足够带飞他们国家的经济了。
这对于古巴来说自然是好事。
只是对于那些美资本集团来说,绝对算不上是任何好事了。
所以,美资集团才会疯狂游说南方司令部,让他们利用军事手段和政治手段来给盘外招。
希望能把这个事情给压下去,不要让古巴把事情给弄起来。
只不过他们的盘算很好,可是执行起来却难了。
因为现在中南美洲的游击队发展的越来越壮大了。
尤其是南方司令部支援了一部分武器给巴拿马政府之后,巴拿马转头就把其中一部分给拿去给游击队了。
要知道,一个三百人武装好的游击队,那不上正规军,只依靠雇佣兵和二鬼子军队,那是搞不定的。
如此一来,南方司令部就要抽调相当的人力去中南美洲和人硬碰硬的去打。
而这也是切·格瓦拉他们的计划。
因为只要把南方司令部下的那些美军士兵拖入中南美洲的雨林之中,那么他们就会陷入泥潭。
他们肯定是段时间内消灭不了那些游击队的。
而时间一长,他们对巴拿马的控制力度下降。
这样一来,托里霍斯将军就能活动手脚了。
也确实是如此,在一众美资集团的游说和施加压力下。
南方司令部的兵力转移了。
巴拿马的活动多了。
而与此同时,哥伦比亚那边的革命节奏也被带起来了。
这也是这些年来,切在中南美洲活动的主要成果之一了。
哥伦比亚也是被压榨的很厉害的。
比如说1928年的香蕉农大屠杀(联合果品干的)。
在这之后,联合果品也没放松对哥伦比亚的香蕉农和其他果农的压榨。
虽然在前几年,联合果品因为经济问题被标准果品收购了。
但是标准果品和联合果品是一丘之貉。
毕竟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嘛。
他们对哥伦比亚的果农还是敲骨吸髓。
但是这也让哥共在民间有了更大的活动空间。
哥共这些年在哥伦比亚的活动也是没有少做。
尤其是哥共在议论路线彻底失败,而日共在议会路线彻底失败之后,由重信他们领导的赤军开启了武装斗争路线给了哥共另一条路的选择。
可以说重信他们的斗争革命,对世界其他共产运动的革命者是有借鉴意义的。
尤其是日本的局势被哥伦比亚因该是更差的,毕竟那里直接有美国驻军呢,最后还是能成。
哥伦比亚这边的哥共,也在发展农村的游击队。
而且发展的还挺快的。
因为标准果品要把他们在其他地方损失从哥伦比亚给找补回来。
要相信对资本家来说,每年的财报数据是否亮眼,可比哥伦比亚的香蕉农会不会多死几个,要重要的多了。
所以,标准果品在去年财报不亮眼的情况下,他们为了接下里的股票情况,也为了增加股东们的信心,打算把包括哥伦比亚在内的一众中南美国家的果农在压榨一下。
穷鬼们,在压榨一些,还能出点油的。
于是乎,一条条新的公司规定和更加严格的收割方式开始向哥伦比亚在内的果农们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