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1/3)
公孙桓翌日得知东缉事厂的职责被一分为二,分别为监督百官与搜集情报,由他来负责前者,而刘顺负责后者时,心里并无异议亦无意外。
作为皇权直属稽查机构,东缉事厂的权利不可能全权落入一人手里,他被分权是迟早的事。
况且随着稽查机构的运转日益成熟完善,其下辖早晚也会设南北镇抚司,用于缉捕刑讯涉及皇权的特殊案件。
来日各部相互独立又相互牵制,是皇权制约臣僚的最佳利器。
再者,如今他也不过是暂管稽查事务,待来日殿下有了更好的接手人选,这部分事务他便不会再插手半分。
毕竟他给自己的定位是处理内政的良相,而非皇权手里的利刃。
因而,无论是刘顺或是其他哪个来分他的权,只要是殿下看好的人,他都半分意见都没有。
刘顺是踏着清晨的露水回的宫。
通往上书房的这一路上,不少宫人都瞧见这位御前总管不同以往的和善模样。
虽不知何故他走路瘸拐的厉害,但干瘦皱巴的面皮却都笑得舒展开来,腰杆似也挺直了不少,整个人透着股意气风发的味。
刘顺可不管旁人隐晦或试探的打量,如今他可算是迈出了一大步。
其实,他又何尝不知昨夜之事的凶险?只是他本来与殿下就没有十年同甘共苦的情分,若再不争不抢,只按部就班的伺候,那他何时才能冒头?
看似他现在身为御前总管风光无限,可凭借的也不过是昔日元妃娘娘的那点香火情,而这样虚无缥缈的东西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淡的。
若他不能给自己加分量、成为主子跟前不可替代的存在,那他这个位置迟早会被更有能力的人顶上去,而自己也会迟早沦为普通端茶倒水的太监。
而在文帝一朝取缔了司礼监后,他现今若想冒头,那能够钻营的也只有主子的内帷之事。
至于主子的内帷事中涉及到谁、有没有违伦理、会不会引发朝野非议等等,那就不在他的考量范围之内了。
毕竟身为奴才,他的天职只是媚主,迎上所好才是他应该的本分。
如今来看,这条路可不是被他给走通了?
殿下竟将东缉事厂的权利分予他一部分,甚至还封他做了钦差掌印太监。
就此,他便也终于得以掌握了实质的权利,在殿下跟前再也不是可有可无的端茶太监了。
如此大喜,焉能不让他人逢喜事精神爽啊。
上书房内,刘顺将重新搜集的情报呈递上御案,之后就在低头垂手在旁静候。
姬寅礼暂搁下手里朱笔,拿过案上密录逐字逐句看起来。
但见到鹿陈二人那日小聚不过是雅集、并未行任何荤素不忌之事后,姬寅礼面部的神情略有松缓。
“虽是雅集,但宴上多饮失态,到底有违官箴。
且青楼楚馆多浑浊,如斯良才美玉,还是莫要被带坏心性为好。
”指腹慢捻纸页,他眸色微敛,“说来还是过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