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金玉良缘谁做巧(2/3)
头……
薛宝钗虽然看得比谁都透彻,却假装毫无感觉,只是和刚见面的贾府三春以及黛玉笑语晏晏。
薛姨妈的养气功夫就比薛宝钗差了一点,加上听说薛蟠在外面被迫给贾雨村低头道歉,心头更是不爽。
谈笑之间,难免就带出一些强颜欢笑的感觉,贾母只假装看不见,一个劲儿地让王熙凤劝薛姨妈的酒。
当王熙凤端着酒杯走到薛姨妈身边时,坐在旁边的王夫人假装用手帕擦着嘴,挡住嘴唇,轻声说道。
“妹妹不必气恼,有大哥在,有王家在,贾雨村早晚会败的,到时只怕老太太就开心不起来了。
如今咱们王家两代人在一起,更要一条心才行,不能让别人看了笑话。
”
王熙凤笑道:“姑妈,我爹虽死得早些,可也是老大,怎么现在就好像王家没我爹这个人了一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夫人脸上僵了一下,赶紧安抚王熙凤道:“无非是叫习惯了。
你爹从小不在王家。
我们就习惯了把王子腾叫大哥。
后来你爹回来了,我们改口费劲,你爹也为了省事,让我们直接叫他龙哥。
”
王熙凤和薛姨妈碰了一下杯,嘻嘻哈哈地走了,就像压根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一样。
贾宝玉利用自己在内院里独一无二的地位,帮自己搞到了一个超好的座位。
左边是新来的薛宝钗,右边是早来的林黛玉,贾宝玉坐在中间,摇头晃脑,乐不可支。
林黛玉小声问道:“我来时,你问我有玉没有,怎么宝姐姐来了,你反而忘了问,岂不是让宝姐姐觉得厚此薄彼?”
贾宝玉一愣,随即觉得有理。
自己问林黛玉有玉没有,闹得满城风雨的,薛宝钗没准就听说过。
如果让薛宝钗觉得自己厚此薄彼,这不是好事儿。
虽然自己心里却是对林黛玉更好,但也不能随便放弃。
“宝姐姐,你可也有玉没有?”
一言既出,半个桌子的人都不说话了,三春含笑看着他,袭人在大丫鬟那一桌儿,则有些坐立不安。
薛宝钗却没听说过这件事儿,对贾宝玉没头没脑的问题十分不解,倒是旁边桌子的王夫人听见了。
王夫人笑道:“你宝姐姐名字里没玉,身上自然也不带玉的。
她名字里有金,身上也带金。
”
贾宝玉顿时没了兴趣,金子虽然珍贵,但在贾府这等人的眼里,却也不过是寻常之物。
王夫人用脚尖踢了踢薛姨妈,薛姨妈心领神会,借着酒劲盖脸,笑着开口道。
“你宝姐姐的金锁,和你的玉一样,都是有来历的。
你宝姐姐小时身子骨儿不好,家里怕养不大。
后来来了个和尚,说你宝姐姐的命格要用金来衬着,送了这个金锁,刻了两句吉祥话在上面。
”
凡是看过鉴宝类节目的读者们都知道,宝物这东西,必须有故事,没故事的宝物那不叫宝物!
现在薛宝钗的金锁有了故事,立刻吸引了贾宝玉的注意,他涎着脸提出了要求。
“好姐姐,把锁拿出来给我看看,是个什么样子的,又刻了什么字?”
薛宝钗何等聪明,从姨妈和娘的一唱一和里,早就发现了端倪,不过她心中有些不解。
自己是上京来选女官的,舅舅又说会替自己安排,姨妈和娘为何要弄这一出儿呢?
但不管如何,留些退路总是好的,反正主动权是在自己手里。
薛宝钗微微一笑,半转过身去,用手解开衣领上第一排扣子,伸手到胸前掏出那个金璎珞来。
璎珞这个词,起源于古印度的梵文,传入中国非常早,最初是一种特定的胸前配饰。
但中国人以其独特化繁为简的习惯,用这个词覆盖了一切比较珍贵华美的项链状的东西。
包括但不限于项链、珠串、项圈等等,特点就是挂在脖子上,又要漂亮又要值钱。
按这个标准,现在很多有钱人养的狗,脖子上珠光宝气的脖圈也可以这么称呼。
薛宝钗的金锁就挂在她的金项圈上,看起来金光四射,夺人眼目,金锁上果然刻地有字。
贾宝玉接过项圈来,未及观看,指尖上先传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