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2/3)
,务必仔细,不要留下错漏。
”
太子喜欢秦律吗?
不,萧何确定,太子不喜欢,非常不喜欢。
但太子觉得自己有必要了解律法,所以就耗费日久,把秦律了解得十分透彻。
光看太子来廷尉府来得这么勤,不知情的人可能真的会以为他对律法很感兴趣。
萧何就这样观察着他,直至今日。
“……为了大义的名声,拿自己做局吗?”萧何问得更危险了。
“无论如何我这也只能叫‘入局’,不能叫‘做局’吧?受伤害的人必须要是彻头彻尾的清白无辜,一点污点都没有,否则便不算受害吗?”
李世民平静地反问,“因为我可能预料到了巫女会动手,我便有罪吗?”
“臣非此意。
”萧何狱吏出身,对律法与道德,有他自己独到的认知,并不会苛求。
他是楚人,却在秦国为官,也自有考量。
像他这样有能力又有思想的人,自然有自己的追求,不愿意浑浑噩噩过一生,那么,寻求一个可以让自己实现追求的主君,就是人生的重要课题。
很多人一辈子也遇不到,就此蹉跎;更惨的是遇人不淑,死在昏君手里。
萧何隔镜观太子,观了太久,却想摸透,他到底是个何样的人,值不值得追随。
“臣只是想知道,太子到底是如何想的?”
这关乎到萧何会不会选择太子。
良禽择木而栖,他正在择。
“我离开咸阳之前,就想过可能会遭遇刺杀或报复,因为楚人——你也是楚人,你很了解,楚人多故土难离,因循守旧,抱团聚众,排外内斗,酗酒享乐……”
萧何默默地点了点头,当了那么多年狱吏,他跟多少难缠的流氓及犯罪分子打过交道,可太清楚了。
“燕赵虽刚烈,但都不及楚国难缠,因为大秦的国策,对楚国那些贵族来说,无异于剥皮抽骨,是伤害极大的。
所以,我去攻楚,有可能面临某些人的报复。
”
“既如此,太子又何必去呢?”萧何问。
“你为均输官,还需要我解释吗?”李世民微微而笑,“你应该很容易就能算出来,我上战场,能为秦国的兵力、劳役、委积减少多少损耗吧?”
就是因为能算出来,萧何才觉得不可思议。
好大喜功的君主史书里见多了,打仗还一心在乎降低损耗的,真的凤毛麟角。
“与那个巫女一照面,我就认出她了。
按理说,我可以直接把她杀了。
对吧?”李世民问。
萧何肯定道:“虽说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但据我所知,当年昌平君谋反,就有楚巫参与其中,秦王为此大怒。
既如此,太子杀楚巫,合于情理。
”
“我是可以直接杀她的,但当时我犹豫了一下。
”
李世民其实不太愿意剖析自己的心理,这跟光天化日脱衣服裸奔没什么区别。
“太子因何犹豫?”
“在认出她之前,我并不知道她会出现。
认出她之后,我便在想,她是真心想投诚吗?要不要给她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呢?”
萧何默默地点了点头,复杂地感叹:“太子确实宽仁,愿意给敌人机会。
”
“但我也不仅仅在想这个。
”李世民言语的速度慢了些,心也迟疑,口也迟疑。
萧何只是等待着,既不催促,也不着急。
“与她对话的时候,我又在想,如果她心怀不轨,她会怎么动手?我离她那么远,她进来之前也仔细检查过了……”
“后来查出来了吗?”萧何的职业雷达动了一下。
“她不肯说。
”
“可以用刑,也可以讯问其他的楚巫。
”萧何毫不犹豫。
“事后抓了几个楚巫,问过,说是有特别的手法研制的香料,吸引自幼饲养的毒蛇过去。
她把香料涂在楚王负刍的信上了,因为楚王本就好熏香,绢书上有香味,也很寻常。
那日天色昏暗,蛇的颜色与地面差不多,移动时无声无息,内外的卫尉都没发现。
”
萧何想象了一下那个场景,道:“若每个楚巫都有这本事,那么楚巫皆可杀。
”
李世民奇异地看着他:“我在楚国时已经杀了一批了。
”
“楚王可知情?”
“他还真不知情。
”
“臣方才言辞过激,以小人之腹,度君子之心,还望太子海涵。
”[1]萧何诚恳地认错。
“你不是小人,我也不算君子。
”李世民否定了这个说法,纠结道,“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