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2/3)
来了吗?”
“我又不是三岁,出宫还需要允许?”
“王上大概恨不得你三岁,至少不会哪里危险往哪去。
”
“这两天哪也不去了,有很多事要办。
”
“有什么是我可以帮忙的吗?”
“你有空吗?”
“只要你需要我,我永远有空。
”
“那过两日,我拿些手书给你,还不能外传,你先帮我过过目,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
”
他好像真的很忙,喝杯茶就走了,王离云里雾里的,一开始没太明白太子在忙什么。
嬴政却早就明白。
不管是北辰殿,还是麒麟殿,都有太子专用的桌案,摆满了他随时要用的简书。
嬴政看得眼睛都疼:“你不能收拾一下吗?”
“不是很整齐吗?”太子讶异。
“你往右边走一步,就会踩到地上那几卷简牍。
”
“哦,没事,我不会踩到它们。
”
“蒙毅!”
“不要动!动了我就找不到了。
”太子拒绝,“真的,不能动。
”
蒙毅刚迈出一步,就被迫中止,看这父子俩掰扯。
嬴政亲自走过去,恨不得一脚把满地竹简书卷都踹飞,连同太子本人全扔废纸篓里去。
“你怎么不去明堂?”
“在你旁边写,我文思泉涌。
”
嬴政冷笑:“离我远点,别把你那堆东西,跟奏疏弄混了。
”
“不会,我们隔了十步呢。
”
十步很远吗?蒙毅瞅瞅超大的麒麟殿,不吱声。
“都写了什么?”
“你要看吗?”李世民把一叠厚厚的、还没有粘连在一起、也没有加装成卷轴的草稿递过去。
“怎么不写篆书?”嬴政挑剔。
“不想写,不如隶书看着容易。
”
“车同轨,书同文,已经在推行了。
”秦国每打下一片土地,就迅速开始改郡推文字,当年巴蜀就是如此,如今早就被同化了。
“但篆书再怎么推广,也不如写隶书的人多。
”
简化文字,方便传播和书写,是普罗大众的一致选择,篆书最多成为官方字体,底下人依然爱用隶书。
嬴政坚持认为篆书好看,让李斯把大篆简化成小篆,而后推行。
太子不反对这种模棱两可的事,但不妨碍他带头私底下写隶书。
他旌旗上还写的行书呢,飘逸得都快飞了,才不管楚人看不看得懂。
不过就算看不懂,光那华丽丽的风格,也猜得到是谁了。
嬴政无视了这字体,着重看内容。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1]
秦王皱了皱眉,没有说话,继续往下看。
开篇是《名例律》,规定了刑罚的种类和适用原则,相当于一整套律法的总则,也相当于长篇小说的大纲,这玩意是最难写的,李世民修修改改好多遍,才完成了这个相对完整的手稿。
“只有五刑?”
“对,笞刑、杖刑、徒刑、流刑、死刑,其他的都废除了。
”
太子风轻云淡,蒙毅奋笔疾书,一边写一边比对他所知的秦法,计算着到底废了多少种酷刑。
嬴政仔仔细细了看了几页,眉头深锁:“是不是太宽松了?”
“阿父以为,让黔首们自己选,他们会更喜欢哪种律法?”
“六国之人,岂不生乱?”
“这边有‘十恶’,谋反、谋叛、不道之类的罪行,是不赦的,自然按律处置。
”[2]
嬴政看得更专注了些,问:“具体如何处置?”